当前位置:
记者回乡记|百病不愁,百家安宁
时间:2025-02-05 08:42:40来源:北京日报

医圣文化园张仲景博物馆

医圣文化园张仲景博物馆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1800多年前,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悬壶济世救苍生,被后人尊为“医圣”。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被奉为中医经典。

作为医圣故里,我的家乡南阳随处可见仲景文化的印迹。今年春节,位于城东温凉河畔的医圣文化园成了备受市民和游客欢迎的热门打卡地。

南门外,一对汉风子母阙气势恢宏,其上彩绘朱雀展翅欲飞。大门正上方,由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字苍劲有力。祠内古碑列道,殿阁俨然,一尊医圣张仲景塑像巍然矗立。“摸摸羊头,百病不愁”,砖石结构的张仲景墓立于医圣祠中庭,四角的石雕羊头,早已被前来拜谒朝圣的人们抚摸得光滑可鉴。

“大家知道‘坐堂行医’的说法从何而来吗?其实就源于张仲景。”解说员向参观者娓娓道来与张仲景有关的故事。

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当地连年瘟疫,但按照规定,“官不入民宅”。于是,每月初一和十五,张仲景在衙门公堂上为求医的百姓诊脉开方,也就是“坐堂行医”。“现在不少中药店选择以‘堂’为名,大多也跟这有关。”

过殿上方,还悬挂着一块写有“饺子始祖”的牌匾。“相传有一年冬至,告老还乡的张仲景发现不少乡亲耳朵被冻伤,于是用面皮将羊肉和祛寒药材包成耳朵的样子,煮熟后做成‘祛寒娇耳汤’,治好了他们的冻伤。”解说员笑着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正是出自于此。”

从北侧小门走出,眼前豁然开朗。去年5月,以医圣祠为核心建成的医圣文化园正式开园,从古老的医书典籍,到精巧的针灸器具,一件件展品彰显出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夜幕降临,整个园区被璀璨的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在张仲景博物馆的馆前广场上,精彩纷呈的春节活动轮番登场。变脸喷火、舞狮表演等,引得阵阵喝彩,掌声不断。“火除邪祟,百家安宁。”最后登场的非遗火壶表演,更是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编辑:萧培  审编:陈莫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