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创办者贾国瑞、贾国彪
时间:2020-05-15 10:24:07来源:慈善公益报

十年默默耕耘 缘起一份善心

——记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创办者贾国瑞、贾国彪

5b1.jpg

编者按:

上周,本报刊发了《泪光辉映的大爱——记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报道后,引发许多读者关注,关心学校创始人的故事和目前状况,本期我们就追溯兄弟两人的慈善公益和艰辛办学之路……

慈善公益报(武莞青 本报记者 王学军) 因13年前的一次偶然机遇,贾国瑞、贾国彪两兄弟走上了慈善公益之路,他们从资助失学学生,到创办了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再到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资助学生1000多名,感动也影响着更多人关注慈善和教育,用教育的力量去温暖社会。

一份善念 一生改变

时间追溯到2006年9月的一天,贾氏哥儿俩一同去县里办业务,在一个村口休息时,看到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叼着烟卷在马路边游荡,当得知这些孩子大多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或因学习不好辍学而流落社会,而且附近还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这深深触痛了兄弟俩的心……

哥哥贾国瑞说:“这些孩子年龄小,法律观念淡漠,分辨善恶能力较差,如果不正确引导很容易学坏,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话,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将贻害无穷。”

弟弟贾国彪说:“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让他们能够上学,扶起他们的志气,给予他们生存的本领!”回到家后,兄弟俩继续商议,思来想去,决定资助这些读不起书的孩子到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长大后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为社会减少一些不稳定因素。

说干就干,他们立即联系汝阳、栾川和三门峡陕县以及甘肃酒泉等贫困地区的几所职业学校,鼓励学校开办“扶贫班”,进入“扶贫班”的贫困学生每年由兄弟俩负责全额支付学费,截至2006年至2008年,3年间累计捐款近200万元,资助贫困、孤残学生近千名。

2009年初,眼看来求助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了更多地帮助这些特殊而困难的孩子们上学成才,兄弟俩拿出60万元作为起步资金,创办了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创建“慈善+职业教育”新模式,踏上了一条以爱为基石,以扶贫扶智为体现的慈善教育之路。

而今,10多年过去了,因为有了贾氏兄弟两人当初的这份善念,从这里走出去的上千名慈善学子开心阳光、健康成长、向上向善、知书达理、朝气蓬勃的精气神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但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感恩,还找到了工作,回报着社会。慈善学校的毕业生不仅仅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还实实在在实现了兄弟俩“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的办学初心。

严新爱稳 创造奇迹

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有精准的招生定位,就是帮扶“弱小者”,招收孤儿、残疾人、家庭贫困、低保以及少数民族的学生。学生的学费、食宿费、教材费、安置费、床上用品、校服等全部由学校免费提供,省外的学生每年还报销一次往返路费。

贾氏兄弟确立了“严”“新”“爱”“稳”的四字治校方针,从“学会做人,做个好人”入手,努力把这些在别的学校不受待见的孩子培养成爱党爱国、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素质较高的合格社会公民。很多家长都跟贾校长反馈,孩子来学校几个月后,明显感觉到孩子听话了、懂事了,还知道帮父母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了。这在以前,家长们根本想都不敢想。看来孩子最终“行”与“不行”之间,只差一所敢担当、负责任、有大爱、懂教育的好学校。

在这里,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从“弱小者”变为强者。比如:2010级大专毕业生牛丹阳,被新加坡的企业聘用了几年,拿到了高薪、锻炼了能力,回到洛阳后参股一家连锁酒店,当了股东;2010级中专毕业生郭亮,毕业后很快就被万达旗下某企业重点培养,后被聘为万达南昌店店长,由于业绩较好,每年收入都在20万元以上,家里也盖起了4层楼。2018年刚毕业的海来五牛(彝族)同学现在已是温州一家大酒店的楼层经理,月薪近万元。还有几位毕业生留校任教,继续着大爱的传递。从这里毕业的很多学生能够顺利地在经济发达地区稳定就业,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命运,也改变了家庭几代人的命运。

几多风雨 化缘为善

有一句话说:“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容易,肯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属于你的那份不容易”。对于这所慈善学校来说,也是如此;在这份温暖背后,是兄弟两人在扛着风雨。

校长贾国彪现在还是住在母亲的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里,过着简朴的生活。办学十年来,他头发白了一半,头晕、失眠、高血压、冠心病等接踵而至,还不满50岁的他浑身都是病,这几年发生了几次轻度脑梗,两次因心梗住院治疗,为了保命,2018年身体里装了4个支架。但他常笑着说“虽然现在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只要这些孩子都成才,我就可以含笑九泉了”。

2011年学校经费十分困难,面临关门,哥哥贾国瑞悄悄低价卖掉住房,把钱用于学校救急,哥哥一家三口租房居住也从不言悔。

说到生存问题,从2009年洛阳慈善职业技术学校成立至今,学校的“手头”从来就没有宽裕过,现在每天要8000多元才能保证正常运转,学校的运行费用一直非常紧张。而贾氏兄弟两个放弃了小康富足的生活,尽心尽力想办好一所慈善学校,由于求助的学生多,为保证学校能顺利运行,兄弟两个有时只好像和尚一样四处“化缘”,只为让学校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共同去改变孩子的命运。

每年举行校庆时,站在发言台上的贾校长想起兄弟俩办学多年来的辛酸苦辣,都会百感交集,泪如雨下,在座的嘉宾和学子都深受感染,心中感叹:“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啊”!

校长爸爸 实至名归

“贾校长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角色?”学生们这么回答:“他是老师、校长,也是父亲,刚来学校时校长对我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我们一开始比较怕他,后来我们发觉他的心其实很温暖,他的严格是为了我们好,就敢找他说心里话了,现在我们很多学生都叫他‘校长爸爸’‘帅爹’。”

贾校长的手机里有很多短信,都是学生和家长们发的,比如这条:“校长父亲,明天我们就要踏上工作岗位了,希望您保重身体,回去之后抓紧时间去看医生,要好好照顾自己,很多人都需要您,都希望您早点好起来。我们需要您,爱戴您,我们会好好工作,一辈子记得您!”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看看这些短信,想想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10多年来,贾氏兄弟和他们的慈善教育团队诠释着慈善的光明和温暖,凡是到过学校的各级领导和来宾都十分肯定他们的办学情怀,十分赞赏他们的办学成效,兄弟俩的事迹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2014年学校被授予“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2016年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慈善文化教育基地”,2010年度“河南省十大爱心集体”和“洛阳市十大爱心集体”,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最具持久性慈善项目”,2012年被共青团洛阳市委评为“洛阳市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2013年评为全国十佳孝贤评选组委会十年来的第一个“先进集体”。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贾氏兄弟俩说:“慈善是用心做大爱的事,教育是责任事、良心事,要对得起国家和社会!”他们希望在今后的生命历程中,团结更多力量一起扶心、扶智,善路相逢,让爱更有光芒!

对于这样一所大爱学校,我们也深深希望她能够发展壮大起来,更多地造福社会!

5b2.jpg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