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村民心中的知心人 干部眼里的好队长——记渭源县北寨镇阳山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
时间:2020-10-29 09:15:20来源:中国甘肃网

驱车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层层梯田间村民忙碌的身影不断映入眼帘,随即又消失在急速的车身后。按照导航的指引,1个多小时后,笔者来到了渭源县北寨镇阳山村。

阳山村是渭源县人大常委会的帮扶联系村。位于北寨镇东南15公里,总面积8.6平方公里,干旱少雨,植被稀少,旱灾频发,是典型的北部干旱山区。全村共有老湾社、阴坡社、曹家屲社、阳坡社、后湾社、阳山社、康家湾社7个村民小组268户974人。

夏世杰现任渭源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2016年11月被组织选派先后担任清源镇苏家窑村、莲峰镇上街村、北寨镇阳山村3个村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从选派那刻起,他坚持吃住在村,“沉得下身、入得了心”,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下情上达,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帮助所到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定规划、争项目,为3个村的脱贫致富和接续发展倾注了心血、付出了真情。2019年底,他所驻过的三个村全部实现脱贫。

翻开夏世杰略显陈旧的驻村帮扶工作日志,在第一页可以清晰的看到,他写下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他说的:“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你对群众真心实意,群众也能感受到你的好,才会信任你。”4年多来,他的足迹踏遍了所驻村的每一个角落和所有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

出生在农村的他深知群众的疾苦,长期的基层工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怀着对农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颗炽热之心,在县人大工作两年的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依然选择再次深入基层、扎根农村,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每到一村,他第一件做的工作就是走村串户、了解民情、深入调研、征求意见,采取见户主、见邻里、见实物、见证件“四见”工作法逐户核对信息,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联系人等信息精准,为因户因人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动态管理可操作,有实效提供参考依据。

真扶贫、扶真贫离不开真情实感,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重点在于落实帮扶措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运用到为贫困群众服务的实践之中。

正在地里挖药的该村村民刘生禄,是夏世杰在阳山村的联系户,刘生禄告诉记者,夏队是我的帮扶干部,也是我们村上的帮扶队长,经常在我家里来着了,有时给我也帮着干一些农活,感觉就像老大哥一样。

肖辉章是该村易地搬迁户,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正在院子里整理党参的肖辉章听到我们的来意,他说:“由于我家里因病致贫,前几年生活比较困难,这几年党的政策也很好,给我给了一个易地搬迁插花安置的房子,引了一头母牛。在大病救助方面国家政策给我报销的很好,现在我也过着好着了,总而言之是,一切要依靠自己了努力了,感谢党,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更要感谢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干部。”

说起这几年的帮扶工作,夏世杰说:“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当属2017年5月在清源镇苏家窑村驻村的一件事,当时村上正在修路,个别农户路边的猪圈不愿拆除,堆放的乱柴烂草不愿转移,给修路带来了很大困难,严重影响到工程进度。为了如期把路修通,他带领村干部、帮扶工作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懈的坚持努力下,村民同意了拆猪圈,挪柴移草。”

路通了,出门方便了,村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也亲身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那段时间,村民一见到他就会竖起大拇指,说:“夏队长,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这条路就修不通了”。

在夏世杰的带动下,阳山村立足村情实际,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核心,根据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技术和产业现状,提出了“3211”产业发展思路。2019年,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900亩,其中贫困户种植面积330亩,户均达到5.1亩,每亩收入3000元左右;全村羊饲养量达330只、牛饲养量达210头。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5.598万元。医疗保险参保率、养老保险参保参保率均达98%以上。2020年劳务输转265人。

该村党支部书记李映琪说:“夏世杰作为一名队长,能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发挥党员的作用,深入农户,宣传政策,掌握户情,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收入状况,为贫困户联系务工信息,动员他们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大力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注重产业培育,是一名群众和干部值得信任和称赞的队长。”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夏世杰用一颗赤诚之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驻村驻到根上,帮扶帮到心上”的人生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4年多的驻村扶贫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广泛欢迎和认可,他已与村民融为一体,成为了村民心中值得信赖的知心人。

谈到下一步的驻村帮扶工作时,夏世杰满怀信心地说:“虽然阳山村在19年实现了脱贫,但群众后续产业的发展,收入的稳定性这一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关注。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把这些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

通讯员 吴鲁 王亚雄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