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包头:"草原文艺轻骑兵" 将文明实践浸润到百姓生活
时间:2020-06-19 10:42:51来源:包头文明网

九原区乌兰牧骑在区文广局的带领下在九原区麻池古城村进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暨一切为了人民惠民演出。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排演现场。图片来源:包头日报

包头市九原乌兰牧骑:因地制宜 送上可心大餐

“民生民权有保证,法治建设要发展……怎样普法做宣传,乌兰牧骑挑重担。”

在九原区乌兰牧骑铿锵有力的群口快板声中,普法宣传突破“最后一公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达农牧民群众的心底。

“了解到农牧民群众近两年遇到的法律问题和纠纷多了,我们就把法律知识融汇到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中,走村入户演给他们看。”九原区乌兰牧骑队长祁红霞说,为了给广大农牧民群众带去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无论生活还是办事都能更明白,近年来乌兰牧骑创作了舞台剧《走出去便是阳光》、小品《全是邪教惹的祸》、对唱《唱唱法治新气象》、《扫黑除恶顺民意》、《唱唱九原普法新气象》等一系列原创节目,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知识与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融合,在普法宣传中发挥了乌兰牧骑的独特力量。

民胜村、新胜村、古城村、乌兰计村、花园小区、黄金小区……九原区乌兰牧骑以天地为舞台,深入乡村嘎查,把一场场农牧民需要的、高质量的演出送到了家门口。

“婶子大爷们,不能光贪利息高啊,存钱理财都得到正规的银行。”在乌兰牧骑队员们的耐心解释和接地气的宣传中,一些基础实用的金融知识扎在了这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心中。

“上事宴、外出聚餐都得用公筷,讲究卫生对谁都好。”在横竖街里,九原区乌兰牧骑进行了“公筷公勺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活动,与群众一起共倡新风俗。

“没事儿跳跳广场舞,不比窝在家里强。”在麻池古镇,乌兰牧骑队员们现场教授广场舞,引得围观群众热情高涨,跃跃欲试,通过队员们的细致讲解、示范演练和个别辅导,村民们的广场舞跳起来更加养眼、健康。

“要不是他们经常下来演出,告诉我们啥能干啥不能干,我们还得当睁眼瞎。”每一次演出完,乌兰牧骑都会收到村民们打心底里认可和称赞。

祁红霞说,九原区乌兰牧骑始建于1971年,是一支短小精悍、灵活机动的专业演出团队。建队以来,无论怎样改革、变更,始终如一地走乌兰牧骑的道路,立足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精神本色和一专多能的特点,扎根在田间地头,成了群众的贴心人。

为更好发挥乌兰牧骑“辅导、服务、创新”的职能作用,面对基层群众在线上学习的新需求,九原区乌兰牧骑开设《微课堂》,通过乌兰牧骑微信公众号,面向所有人提供免费线上教学。记者了解到,《微课堂》的课程短小、易学易懂,每周更新一节,每节课3至5分钟,以舞蹈、器乐、声乐等教学为主,从零基础入门开始教授。截至目前,已经推出了二人台现代戏《走出去便是阳光》中的经典唱段学习以及《艺术人生一节好课》精品直播课,群众喜爱的二胡课程也正式上线,满足了群众不出家门、不交学费就能学习到自己喜欢课程的愿望。

包钢乌兰牧骑:立足企业 讲好包钢故事

近日,一场由包钢乌兰牧骑带来的助力精准扶贫的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在固阳县金山镇旧城村拉开帷幕,虽然当天下着小雨,气温也很低,但演员们的精彩演出给村民们带来了暖意与激情。

自2018年12月包钢乌兰牧骑成立以来,在厂矿一线、在基层村镇,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为职工、为群众送去文化套餐。他们每年深入基层生产一线开展文化惠及职工演出达50余场次。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包钢乌兰牧骑承担起文艺轻骑兵的责任,创作出一篇又一篇动人的文艺作品,深情地讲述战斗在一线的勇士们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以及包钢职工和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战斗精神。

队员张瑞明创作了快板《抗击疫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增强大家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的同时,把包钢(集团)公司党委的关怀与温暖送到坚守在一线的工人师傅们当中。希望能用最简单但也是最动人的方式来歌颂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们,歌曲《为大地舞起春风》的词作者仅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创作完成此首作品,并将它传唱到每个人心中。从2月中旬开始,仅用半个多月的时间,包钢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就个人创作歌曲6首,以及相声、快板、诗歌等十余部作品,用文艺的力量助力疫情阻击战。

“演出精彩,为现场的村民带来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为他们的事业带来精气神,更坚定了他们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决心。”旧城村驻村干部说,包钢乌兰牧骑的下乡演出用形式丰富的文艺节目传递了脱贫必胜的信心,更有力地履行了包钢国企的社会责任。

“乌兰牧骑到我们厂矿车间,为我们带来了文化大餐,也给我们讲述包钢故事。”一线职工纷纷竖起了大拇哥。

“乌兰牧骑这颗红色的种子在包钢生根发芽,他传递着党和国家的政策与温暖,宣传企业改革创新的精神,包钢乌兰牧骑高高飘扬的旗帜,成为草原钢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他将见证历史发展的脚步,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包钢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包钢乌兰牧骑由15名成员组成,聘请了7位艺术顾问,采取集中演出和分散演出、流动演出与阵地演出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基层生产经营一线开展每年不少于50场的文化惠及职工演出。“参加演出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包钢一线的职工,绝大多数节目都是我们职工自己创作和演出的。”走下舞台,演员张瑞明心情格外激动,一年多来,他与队员们一起,经常深入到一线的车间、班组为职工演出,把党的精神和关怀送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还有包钢精神传递到每个职工群众的心里。

高举乌兰牧骑“红色之旗”唱响魅力钢城“草原晨曲”。包钢乌兰牧骑发挥着“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职能,扎根一线,深入挖掘包钢60多年的红色传承,创新讲述好包钢故事,做到职工在那里、舞台就在那里、包钢精神就在那里,让包钢乌兰牧骑成为一支红色之流,讲好包钢故事,激发起发展的澎湃力量。

包头市东河乌兰牧骑:扎根基层 打造文化品牌

为加强东河区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宣传职能,更好地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2018年,东河区文化馆成立了业余乌兰牧骑,每年深入广场、社区、企业、学校、农村、部队、敬老院等地,深入开展“文化馆乌兰牧骑惠民演出”活动。截至目前,以“老年大学艺术团”、“格日勒图敖敦艺术团”等十余家优秀团队组成“文化馆乌兰牧骑”小分队,已完成80余场基层演出任务。在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的同时,凝聚起建设东河,热爱东河、筑梦东河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受群众喜爱。

据了解,文化馆业余乌兰牧骑成立以来,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经常为基层文艺团队提供免费的公益辅导,并帮助农村、社区及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提高队员素养、提高节目质量,内容涉及舞蹈、合唱、模特、民乐等多个项目,极大地解决了基层群众对文化艺术的迫切需求。

此外,在全体队员的辛勤工作下,文化馆业余乌兰牧骑先后完成了舞蹈《草原上的额吉们》、《学而时习之》、《沂蒙颂》、《我的祖国》、《青春舞曲》和情景剧《欢乐的草原》、原创混声合唱作品《重走西口路》、歌曲《城中草原,赛罕塔拉》、《东河,我的老包头》、《马背骑手》及抗疫歌曲《草原迎你庆凯旋》,原创民族管弦乐曲《西口红花遍地开》、改编器乐作品《春江花月夜》、《红楼梦组曲》、《春节序曲》,原创小品《温暖的秋天》、《家和万事兴》、《金鼓王》,原创表演唱《姐妹学习十九大》等创作作品,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了老包头蒙元文化与西口文化的精髓,有力推动了东河区群众文化建设,形成了东河区的文化品牌。

包头市达茂乌兰牧骑:行走草原 弘扬民族文化

优美的歌声、跃动的舞姿、悠扬的旋律。仲夏时节,达茂旗草原又变成了歌舞的海洋,乌兰牧骑趁着草原最好的季节,为农牧民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大餐。

6月12日,达尔汗苏木阿拉腾图嘎查格外热闹,牧民们听说乌兰牧骑要来演出,纷纷前去观赏。演出在一曲悠扬的长调《小黄马》中拉开帷幕。独舞《牧马人》、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古筝独奏《云青马》、男女声独唱、笛子独奏等精彩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但队员们的表演没有丝毫懈怠,力求能够给牧民们带去最好的视听感受。演出在二重唱《黎明开的花》中精彩落幕。此时正是牧民们剪羊毛的季节。

演出结束后,乌兰牧骑队员们收起乐器、脱下演出服、拿起工具,帮着牧民一起剪羊毛。大家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多年来,乌兰牧骑始终活跃在基层,送文艺、送政策、送服务,与农牧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宣讲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系列政策,达茂联合旗乌兰牧骑宣传小分队深入二里半村开展“双决双扶、进村入户”活动。在贫困户家里,队员们为村民解读脱贫攻坚、社会保障政策知识;普及政策法规知识和最关切的民生问题。

以天为幕布,地为舞台。小分队还在村民家中表演了歌曲、舞蹈、笛子独奏、马头琴齐奏等精彩节目,将时代的风采、惠民的政策和必胜的信心传递到群众心中。“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是乌兰牧骑的初心,我们要继续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达茂联合旗乌兰牧骑队长恩和说。

达茂联合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60年,60年来,他们走遍了达茂旗的角角落落,顶烈日、战酷暑,迎风雪、踏泥泞,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农牧民送去欢乐和政策。

“我们所有作品的创意都来自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这是乌兰牧骑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重要原因。”恩和介绍,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来自农村牧区,节目多从基层生产生活入手,编排了具有民族特色、接地气的文艺精品。

如今,达茂联合旗乌兰牧骑已成为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他们每年进农村牧区、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厂矿、部队,为基层群众送去百余场歌舞盛宴,并连续四届被评为自治区一类乌兰牧骑。

内蒙古话剧院 助力“乌兰牧骑月”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