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年学子返家乡,为村镇老人筑牢反诈骗防线
时间:2022-02-14 06:45:26来源:刘心茹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配合国家反诈中心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落到实处、落到个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增强老年群众反诈意识,保护老年群众的“钱袋子”,2022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反诈防骗,‘译’路同行”实践团分为4个小分队,分别去往山东省烟台市、济南市、青岛市及日照市各乡镇村落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深入了解乡镇地区就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举措的实施发展情况及成效,探究老年群体对于“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状况。

勤走访忙调查,掌握村镇反诈宣传“一线情报”

首先,实践小分队分别抵达各乡镇村落,并与各村庄村长及村支书汇合。从村支书处,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按照国家指示,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工作部署,自政策下达以来,各乡镇已采取“三个到位”举措,大力推进“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安装工作;村内不定时召开相关调度会,按时对安装情况进行调度通报,确保该项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到位。经过村干部通力合作,村内APP安装率已达95%—97%左右。

随后,在对村内国家反诈政策的宣传落实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后,实践队员在村支书的陪同下走访调查了村内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加上年龄较大、缺乏关爱,存在“恐病”及从众心理等原因,容易轻信虚假宣传而掉入消费陷阱。不法经营者抓住老年消费者的弱点,设置种种消费陷阱,导致老年人消费者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因此,“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下载与使用对老年群体来说更为重要。在走访调查期间,实践队员了解到,村内老年群体的手机上大多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但当实践队员点开该APP时,多数老年人的APP界面都是初始登录界面,并未注册,也未有使用的痕迹,因此并不能对手机来电与信息展开实时保护,也并没有发挥该APP的实用价值。据悉,虽然村内不少老人也使用上了智能手机,但是也只是用于接打电话,与子女亲友微信视频聊天等,对于其他陌生软件并不熟悉也不知如何使用;少数子女会格外重视老人生活,关心老人情况,将“国家反诈中心”APP的使用详情教授给老人,便于保护老人电信安全,但大多数子女疏于关心,忙于工作,不会耐心教授老人相关用法,导致老人们只是流于形式,按照指示下载了APP,而未真正投入使用;也有一小部分老人认为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够强,拒绝学习相关使用方法,从而使APP只是留在手机界面内“落灰”。

揭骗局套路,为村镇老人筑牢反诈骗防线

鉴于此等情况,为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帮助老年人擦亮双眼,远离诈骗危害,真正发挥APP作用,实践队员与各村镇村支书协商沟通,挨家入户将欺诈老年消费者违法行为的特点和危害性广泛宣传,引导老年消费者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自我辨识能力和消费维权意识,帮助老年人捂紧“钱袋子”。同时实践队成员“打入村庄内部”,采取村镇微信群、朋友圈、村级广播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呼吁还未下载的老年群体积极下载,在全村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期间,实践队成员不畏严寒,向村镇老人细心讲解示范“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功能,耐心解释安装注册该APP的重要意义,手把手协助部分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老年群体如何注册应用该软件,使其了解各类诈骗的惯用招数以及遇到此类诈骗应如何处理,让老年人更加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有效举报,让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无处遁形。另一方面,村镇中仍有很多老年人使用“老人机”、“小白机”等不能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非智能手机,实践队员们特别针对此类群体进行重点宣传,提高老年群体识别、防范的能力,提醒广大老年人在接到陌生人的电话来访时,要牢记“不听、不信、不泄露”,不要将个人及家庭资料、银行卡等信息告知他人,以免遭受财产损失。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使实践小分队深入村镇内部,汇聚每个人的力量推动“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注册工作。经过“面对面”宣传,当天共计50余人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百余人基本掌握了该APP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增强了村镇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为持续推进反诈防骗宣传工作落实到个人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本次实践工作中,实践队员采用了老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反诈宣传,体贴了老人生活,增强了老人意识,进一步遏制了电信诈骗案件在实践村镇老年群体中的高发态势,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从科技手段提升了这些老年群众的识诈防骗能力,做到电信诈骗内容入耳、入脑、入心,最大限度降低村镇老年人电信诈骗发案率。

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