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林翠珠委员:建议高校增加法学类学生实践环节,实习期为一年
时间:2025-01-17 09:38:07来源:金羊网 

为了提升法学类学生的“上手”能力,省政协委员、广东恒福律师事务所主任林翠珠在今年省两会上提案建议高校增加法学类学生的实践环节,促进就业。

林翠珠表示,随着法学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法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校园。然而,法学类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却愈加严峻,既与法学专业自身的特点相关,也与社会需求、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林翠珠。受访者供图

在林翠珠看来,法学类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成为他们就业的另一大障碍。尽管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但在实践环节上的不足,使得许多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的案件处理经验。这使得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在招聘法务人员时,往往更倾向于那些有实习经验或者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求职者,从而加剧了法学类学生的就业难度。

如何解决?林翠珠建议法学院校增加实用性的课程。她举例说,高校可以设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性地复习司法考试内容,掌握考试的技巧和重点。定期开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模拟训练,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节奏,熟悉考试题型,并通过不断训练提高考试技巧。这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定期开展实务专题讲座。例如,可以探讨律师行业的细分领域、法官的职业路径、企业法务的职责等,包括执业能力的学习,如沟通、谈判、写作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林翠珠建议法学类院校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占比,并大比例计入学分。她建议法学类学生应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实践。高校安排或学生自主争取机会进入律所、法院、检察院、企业法务部门等进行为期12个月左右的实习,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法律案件与操作流程。

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如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参与普法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服务意识。最后,在实践阶段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计入学分。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未来。”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林翠珠希望通过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缓解包括法学类在内的文科生就业压力,为年轻一代提供发展机会,也为社会注入创新动力。

https://news.ycwb.com/2025-01/16/content_53186979.htm

编辑:萧培  审编:陈莫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