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昆山市人社局举办以“首站直达心仪之城”为主题的2025昆山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以“1+9”立体化招聘服务矩阵为青年学子搭建逐梦舞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彰显昆山经济活力与企业韧劲。
“首站直达心仪之城”2025昆山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
本次招聘会紧扣“2+6+X”新兴产业布局与“4-1050”产业体系,精心组织超100家重点企业参会,线下提供岗位需求2162个,其中年薪十万以上占比超三成,最高年薪达35万元,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七成;线上同步发布10000+优质岗位,平均月薪资近1万元,最高年薪超60万元。产业链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等参加此次招聘会,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互联网科技等热门领域,包含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行政运营等多类职位,为不同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毕业生提供多元化选择。
求职者参加专场招聘
此次招聘会现场精心构建“求职招聘+政策服务+体验互动”一体化场景。其中,15条重点产业链企业亮相求职招聘区,链主企业现场呈现产业发展前景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毕业生锚定职业赛道。见习对接区汇聚15家见习单位,提供短期实践与职业成长机会。政策宣传区一站式发放“政策大礼包”,就业创业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社保卡办理咨询等服务“送”到了求职者心坎上。AI面试区和培训指导区汇集“AI+HR”智能评估、热门技能课程、职业指导专家现场指导,“求职搭子”助力毕业生get必备就业技能。直播带岗区和零工招聘区同样热闹非凡,线上线下联动、“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送岗,近1800个岗位需求,充分满足线上求职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的多样诉求。现场签约区开辟快速签约通道,让“心动offer”即刻落定。青创市集区的昆曲表演美轮美奂,文创小物、“昆农匠”“奥灶面师傅”特色摊位前人头攒动。咖啡体验区品一杯来自“咖都”的免费咖啡,昆山特色地域文化魅力充分展示,在青春氛围中传递城市温度。
毕业与通信工程专业的求职者汪海洋手持简历,目光瞄准心仪的岗位。他很期待到昆山工作,“我想找一份飞控工程师和硬件嵌入式工程师的岗位,目前看到不少岗位工资待遇等方面都符合预期,我想进一步了解,我肯定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一个岗位。”
求职者和企业现场交流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聘会现场带来了研发、工业、设备等岗位,该公司招聘负责人王延丽表示,现场收到的简历远超预期,在和求职者进行初步接触后,感觉学生们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都很出色。
活动前,昆山人社局通过立体化多渠道宣传,让引才“强音”传向全国高校。携手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教育主管部门,依托“20+20”人力资源合作院校资源优势,联动高校工作联络群、校园招聘合作群等数字化渠道,构建跨省引才“高速通道”;强化江浙沪地区重点高校对接,精准触达生源地,叩开政校合作之门;“点对点”对接苏州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会同昆山市教育局开展在昆高校活动信息推送,向本地高校毕业生发出邀约。招聘会现场同步开启昆山融媒“云”上直播间,丘钛微电子、三一重机、陆新新材料、施宝得精密模具的招聘代表介绍岗位,直播间气氛火热,参与互动的观众还收获了小礼品。
昆山市市长范建青在直播间向青年人才发出邀约:“欢迎广大青年学子来到昆山就业创业,这里有政策、有补贴、有住房,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在昆山找到心仪的工作,实现梦想。”
今年,昆山市人社局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增行动,一系列举措紧锣密鼓推出。2月新春双选会盛大开启,就业服务热力图、“崑职通”求职码等就业政策服务集中发布;3月创新举办春季人才夜市,“人才招聘+零工招聘+直播招聘”巧妙融合,达成就业意向近千人;4月联合四川省教育厅举办校企对接会,推动昆山65家企业与四川26所名校共谋校企合作、人才引育新路径,助企引才城市行首站走进西安,四场线下招聘会热闹非凡,收到简历超2200份。同时,昆山持续推进“百校千企”引才计划,开展校园“苏州日”“昆山日”、清华北大专场招聘会等活动,组织1000家次单位,汇集超2万个岗位,走进9省市66所高校,铺设32条引才专线,搭建起高校毕业生与优质岗位对接的桥梁。
从“政策礼包”到“智能服务”,从“产业全景展示”到“城市魅力体验”,昆山正以“全周期”就业服务链,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昆、回昆就业创业。下一步,昆山市人社局将持续推进苏州市“百万人才新增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增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在昆山的产业潮头乘风破浪。(昆融)
https://js.cnr.cn/rdzt/qnjs/qnjsgdxw/20250504/t20250504_527158307.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