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肖思飞
7月至8月上旬,盛夏的株洲刮起了一股超强的青春旋风。300名名校大学生汇聚而来,参加“就”在株洲有未来——2025年株洲市大学生暑期实践暨就业游活动(以下简称就业游)。
从教室跨入职场,从象牙塔迈进企业车间,一场就业游让大学生在仰望星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知株侠认为,背后是,株洲激荡超强“青引力”,达成一场青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300名大学生参加株洲就业游。记者/何春林 摄
青春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再见株洲,感谢你让我这个夏季拥有了美好的收获与记忆!”8月9日,大学生刘栖源在朋友圈里写道。刘栖源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现在圣彼得堡读研。她暑假没有回宁夏老家,直接飞回国,再坐高铁来株,被安排在市人社局实践。
和刘栖源一样,这个暑期,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300名大学生从全国各地出发,赶赴这场约定。
而在此之前,株洲向全国30多所高校发出了邀约。这些学校设置的专业与株洲“3+3+2”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涵盖了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工程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长沙理工大学创业指导处处长田上说,学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株洲是制造名城,两者契合度很高。以往,学生实践地域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这次家门口的就业游给了学生更多留湘就业创业的机会。”田处长说,学校如此大规模地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就业游尚属首次。
同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王凌凌说,株洲名声在外,她通过学校公众号推荐了株洲就业游信息后,立即有9名同学报名,包括3名博士、3名硕士。
短短一个月,就业游的报名学生达到1000人。经过学生与实践单位双向选择、精准匹配,最终有300名大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其中博士、硕士79名。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的学生不在少数,如北京大学来了7名,同济大学来了8名,厦门大学来了5名。从地域来看,这些学生来自河北、江苏、上海、北京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实,早在2021年我市就启动了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随着株洲的名气越来越响,活动越做越好,参加人数一年比一年多。
市人社局、团市委等单位向知株侠介绍,株洲就业游能够圈粉的逻辑很简单——随着“制造名城进名校”“智汇潇湘·才聚株洲”等招才引智品牌活动开展,株洲的高校朋友圈不断扩容,“实力大于名气”的株洲已逐步实现“实力与名气俱佳”。
量身定制的“超级攻略”
怀揣着憧憬的大学生们,在株洲会经历什么?
量身定制的就业游计划,被大学生们亲切称为“超级攻略”。
“‘青’听未来”中,市委书记曹慧泉化身学长登上青春职场Talk Show舞台,用“选择、可能、奋斗”三个关键词,邀请大学生认识株洲、了解株洲、留在株洲,赋予这座城市无限的可能,共同把株洲的美好未来变成现实。
“创响未来”中,“喵喵特工队文创产品”“智能灭火及火灾浓烟净化系统”“AI+档案数据治理”等本土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让学子感叹“大学生创业就在身边”。
“职引未来”中,企业董事长与HR面对面提供简历指导、岗位匹配等一对一服务,助力大学生解锁职场“真经”。
“畅游未来”中,大学生走进制造名城展示中心、中车株洲所,感受制造名城的硬核科技;前往体育中心观看厂BA、逛夜市,感受株洲的烟火气与浪漫。
同时,主办方通过精准匹配,将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宁硕在市人社局实践,计算机专业研二的他参与了株洲人才招聘微信小程序信息化项目。实践期间,宁硕从专业领域出发提出了数条建议。“我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宁硕说他正在着手撰写人才项目调研报告,这次实践给了他宝贵的一手资料。
“这是在课本与实验室里无法获取的知识与技能。”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王宏伟说,他在株洲时代新材轨道交通事业部开发中心进行暑期实践。一个月里,他不仅观看与学习了列车复合地板等复合板材的生产过程与工艺,还上手参与操作。
知株侠欣喜地看到,株洲产业的魅力点燃了大学生留株干事兴业的热情。道别时,双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常回家看看”“株洲等你哦”。
背着装着“梦想种子”的双肩包
精挑细选出来的大学生们,给实践单位带来了重重惊喜。
中车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同济大学博士徐钦到来不久,就写起了控制软件算法的代码;市委办反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汪贝迪、上海交通大学的左颖眼里有活,一点就通,学习领悟能力很强,实践半个月已能独立整理参阅资料与起草主持词;潍柴火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天津大学的龙艺和李娜学的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工作踏实务实,希望她们毕业后来企业工作。
大学生来株洲,双肩包里装下的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诚意,还饱含对未来更大的期许。大学生可以在株洲这片沃土上自在挥洒、尽情绽放。
“这里有完备的产业链、优厚的创业政策、保姆式的服务。”三年前,清华大学在读的王智权背着双肩包来株洲创业。如今,王智权的公司已完成三轮数千万元的融资,月销售额近400万元,员工增至70多人。今年,其公司被推荐入驻全省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并成为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基金首批投资项目。
“株洲,是一座你来了,就会爱上;你选择了,就不会后悔;你奋斗了,就一定能发光的城市!”四年前,中南大学硕士毕业生邹奋扬因参加暑期实践而选择了株洲。如今,他已是天元区三门镇副镇长。今年6月,他申报的《三门镇撇洪渠除险加固以工代赈项目》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成功争取到400万元中央资金,有望消除撇洪渠边坡垮塌风险,以及带动1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美好的相聚时间总是太短。置身于“中国最佳引才城市”“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就业游的大学生们告诉知株侠:政策的温度、产业的厚度、生活的甜度、未来的广度,共同构成了他们无法拒绝的株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0481385180466720&wfr=spider&for=pc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