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我市举办大学生网络行为思辨法庭活动。克拉玛依融媒记者 胡雪婷 摄
“现在开庭!传被告人到庭……”9月6日,庄严肃穆的法庭上,随着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拉开帷幕。
当天,E法护网·大学生网络行为思辨法庭活动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疆第二医学院及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的150余名大学生共同参与并观摩了这场法治实践课。
该活动是我市第三届大学生网络文化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委网信办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策划举办。活动旨在针对大学生群体易接触网络、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通过“庭审还原+法律解读+反诈警示”的创新法治实践形式,将网络赌博、恋爱诈骗等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搬上“法庭”,引导青年学子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更直观地认清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
为确保活动的真实性与教育意义,本次模拟法庭剧本是根据我市真实案例改编,特意设置了“网络赌博引诱”“恋爱关系诈骗”等高频风险场景,精准还原了“高回报兼职”“虚假投资”等常见诈骗手段的套路。
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原告、被告、诉讼代理人等角色,严格按照真实庭审流程开展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
庭审中,“审判人员”神情严肃、依法审理,“公诉人”条理清晰地列举证据、阐述观点,“辩护人”围绕案件焦点据理力争,“被告人”在举证质证环节逐渐认清自身行为的违法性,最终当庭承认错误。整场模拟庭审庄重有序,台下观摩的同学们全神贯注,仿佛置身真实庭审现场,深刻体会到法律程序的严谨性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
活动结束后,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并从专业的角度对活动进行点评,指出了可提升方向。同时围绕此次模拟法庭剧本涉及的法律问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治认知。
“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学生刘士玉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传统法治讲座不同,在这次高度还原的法庭环境中,我们通过角色代入和情境体验,更直观地认清网络违法犯罪的危害,也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公正。”
http://www.kelamayi.com.cn/xw/bd/2025-09/10/content_57650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