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二维码,请扫码核实。”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对黄埔区一家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时举起手机“亮明身份”。在入企检查前,执法人员梳理融合“双随机”抽查、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自动监控问题核查等多项检查任务,对检查对象开展“综合查一次”。
执法人员向企业“亮码”
近期,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新要求,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实施“亮码入企”,合并归类多个检查事项,实现一次进门“一查清”,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执法人员通过手机向企业“亮证”,企业通过扫描“亮证码”获取执法人员的姓名、证件编号、所属执法主体等信息和知晓执法检查内容。检查完成后,企业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取检查结果,确保整个检查过程公开透明。信息化系统自动登记亮码记录和轨迹,不断规范涉企检查行为,避免重复查、杜绝随意查。
执法人员指导企业解决污水自动监控设施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不断提升执法质效,通过优化落实“加强执法检查计划统筹,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和实施程序,按照‘信用+风险’原则对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严格落实正面清单企业正向激励”等多项措施,助力企业发展减负增效。据统计,2024年度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行政检查实施数量较上一年度下降47.37%,对合规企业无事不扰。另一方面,结合数智化系统分析,突出执法检查重点,对弄虚作假、偷排偷放等恶意违法问题依法严惩,2024年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16%,为我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https://news.dayoo.com/guangzhou/202504/16/139995_54813771.htm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