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沙枣林成了“牵挂地”,农民天天往沙漠跑
时间:2025-04-18 10:32:31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胜利“合龙”。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聚焦“攻坚战”“阻击战”增绿重点区域,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一圈、两区、三线”为主战场,以“扩边”为重点,坚持综合施策、科学治理,进一步拓宽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巩固提升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成果。

近日,记者穿越风沙与绿洲的交界线,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通过实地调研见证了当地在防风治沙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我每天就想守在田地旁边,看着心里就乐呵。”‌52岁的农民艾克木·买提克然蹲在沙枣林旁,粗糙的双手正在修补被乌鸦啄破的滴灌管道。今年,他投入11万元,承包了50亩沙地种植大果沙枣,计划后期套种桃树和杏树。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阿和公路西,一场人与沙的持久战已持续数十年。这里曾是“一场风,沙埋田”的荒芜之地。每到春季,狂风卷着沙粒扑向公路,能见度不足十米。如今,眼前矗立着一片绵延几十公里的沙枣林和红柳带,像一道“绿色盾牌”挡在沙漠与家园之间。

曾经无人问津的沙地,现在成了能生金长银的“宝地”。

a32720af6a367e529f7f0cff2b2ce4f.jpg

艾克木·买提克然正在修补滴灌带。秦淼 摄

大果沙枣耐旱、耐盐碱,是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树种,3年后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200—300公斤,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每公斤售价可达70—80元。

“我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如今政府又大力支持,提供补贴,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艾克木拍了拍沾满沙土的裤腿,黝黑的脸上露出笑意。

和田县林草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杨生虎介绍,根据和田县人多地少的特点,当地创新推出“划地到村、承包到户、确权到人”的管理模式,将沙地低价承包给有治沙意愿的农户,并提供配套水电路基础设施。

在政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像艾克木这样的农民投身到治沙事业中来。截至目前,和田县2025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任务已完成8.34万亩,1322户群众参与治沙,申请治沙面积6.13万亩。

当地通过政府引导,鼓励全民参与,将群众主体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种植生态经济林沙枣、西梅、开心果、红枣、红柳接种肉苁蓉等多元沙产业,将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深度融合。

人们用双手在沙海中筑起绿色长城,不仅让荒漠披上绿装,更让沙地生“金”——沙枣林锁住风沙,草方格与红柳联手缚住“黄龙”,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新疆和田的沙丘间蜿蜒延伸。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227160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