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哀牢山森林中的“树冠羞避”现象。
胡金承摄
为了自我保护,也为了更好获取阳光,树木的树冠尽量保持距离,这就是“树冠羞避”现象
在云南哀牢山的森林里,生存空间再拥挤,相邻树木的树冠也不会相互遮挡,尽量保持距离。这种现象被称作“树冠羞避”,常见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
树木也会相互“礼让”?这是什么原因?相关研究从不同方向作出解释。
从物理角度来说,树冠之间相互摩擦碰撞,会导致树冠的枝条树叶特别是顶端出现磨损,一旦有了缺口,病虫害就容易侵入。因此,保持距离的树木,会有更多生存机会;顶端被磨损后,树木也会转向其他方向生长,减少跟周围树木靠近的机会。保持距离,是树木为了自我保护达成的“共识”。
从光合需求来看,树木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树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尽量减少互相遮蔽,让树木更好地获取阳光。
进一步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化学物质与周围树木“交流”信息。当与邻近树木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树木会作出反应,调整生长空间。
不只是“树冠羞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正是在既“竞争”又“礼让”中,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等,共同构成立体丰富的植物图景。
(作者为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本报记者杨文明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3日第12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5/23/content_3007494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