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躺平一天,居然也会产生碳排放?那“可持续的一天”究竟什么样?9月13日,天津科技馆里一场“我的零碳生活——低碳嘉年华”科普活动给出答案,也拉开了天津市首个生态环境科普月的帷幕。
来到“低碳嘉年华”现场会发现,此次科普活动别出心裁,以“一天中的低碳行为”为核心,设置“绿色生活知多少”“打卡碳账本”“地球一小时”“零碳产品低碳旅程”等9个互动体验区,将环保知识巧妙融入游戏环节。
“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碳足迹。”在环保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启减碳之旅。“大家看到转盘上的数字了吗?开灯1小时,会产生41克碳排放;1个一次性饮料纸杯,产生58克碳排放。哪个才是零碳排放?”在“光盘行动吸盘游戏”区域,志愿者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光盘行动!”再看近旁的“绿色出行健骑机”区域,加油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奋力蹬动脚踏板,让每一次出行为绿色“加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了解并记住那些随手就能做的低碳小事,并纷纷表示要带动身边人一起参与低碳生活。
问及举办生态环境科普月的初衷,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处副处长朱洁告诉记者:“从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到选择绿色出行、节约水电资源,甚至是主动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转型,既要依靠科技发展和科学治理,更离不开公众的科学认知和积极参与。今年9月,全国科普日首次升级为全国科普月,我们也精心准备了‘生态校园里的开学课’‘生态探秘营’‘美丽天津小小讲解员’等系列活动,还向公众开放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等,以此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市生态环境局还将“格物致知 生态和谐”环保大课堂带进天津科技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预报员孔君以《保卫“天津蓝”》为题,向孩子和家长讲述“天津蓝”背后的故事。“科技创新与生态环保密不可分,今后,我们将不定期邀请环保领域专家、志愿者等走进科技馆,举办环保大课堂,让绿色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天津科技馆事业发展部部长白理说。(记者 史莺 摄影 吴迪)
http://tj.people.com.cn/n2/2025/0914/c375366-41350732.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