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陇南市2021年第二次生态环境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时间:2021-08-12 14:52:55来源:腾讯网

8月6日上午,陇南市召开2021年第二次生态环境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海军主持,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琛发布了2020年陇南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出席陇南市生态环境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同志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琛同志。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陇南日报、陇南发布、陇南电视台、陇南之声、陇南市人民政府网、武都电视台、武都发布等省市县媒体。

同时,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生态环境局干部代表。

这次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孙琛同志发布2020年陇南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海军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琛

孙琛:

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整改各类突出问题为抓手,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生态环境各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

2020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1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98.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排名全省第二;重要河流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II类,地表水水质总体稳中向好;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声环境质量稳定;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一、环境空气质量

总体状况:2020年陇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同比下降 8.5%,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1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24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同比下降7.9%、二氧化硫同比下降12.5%、二氧化氮同比下降13.0%、一氧化碳同比下降26.7%、臭氧同比上升3.3%,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全年市区优良天数339天,优良天数比例为98.3%,与上年相比增加6天。

措施和行动:积极推进蓝天保卫战,按照重点治理工业、燃煤、机动车和扬尘“四类污染源”要求,采取调度、通报、约谈、现场督办等形式,大力推动“散乱污”企业升级改造、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施工场地及道路扬尘管控、机动车监管等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并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推进空气自动微测网点监测,不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化管理水平,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二、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2020年陇南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总体为优。陇南境内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涉及6条河段和1个湖库共10个监测断面,其中白龙江罐子沟、嘉陵江虞关断面和文县洋汤天池湖心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I类,洛河大河店、青泥河庄门下、燕子河托河、西汉水毛坝、白龙江两河口桥、两水桥和固水子村等7个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Ⅱ类。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稳中向好。

地下水环境质量:2020年对全市纳入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的6个监测点位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和评价,其中武都区钟楼滩水源、文县畦坝(小溪坝)水源、礼县东新路水厂和两当自来水厂4个点位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Ⅱ类,成县孙家坝水源为III类,西和县岷郡山(孟磨村)水源为Ⅳ类。全市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全市共有16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其中2个市级地下水水源、10个县级地表水源和4个县级地下水水源,16个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措施和行动: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清单销号和定期预警通报制度,开展了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完成了生态环境部督办的27个水源地问题的整改,这些问题主要涉及交通穿越、农业面源污染、生活面源污染等。

三、土壤环境质量

总体状况: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措施和行动:完成了全市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了全市重金属土壤污染负面清单,完成了土壤污染遥感核查数据审核及全市疑似污染地块风险排查工作,更新污染地块名录5个、疑似污染地块名录22个;开展了8个疑似污染地块调查和风险评估,实施了西和县洛峪镇铅锌选矿场、徽县江洛镇刘坝铅锌选矿场等重点污染地块的治理与修复工作;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完成了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形成了农用地土壤分类与管控清单。

四、声环境质量

区域声环境质量:2020年陇南市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7.1 dB(A),环境质量等级“三级”,评价为“一般”。

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市区交通干线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8.1dB(A),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一级”,评价为“好”。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区昼间等效声级均值为57.4 dB(A),夜间等效声级均值为51.9 dB(A)。

措施和行动:按照现有城市布局和陇南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对声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了调整,编制印发了《陇南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划分方案(2018—2023)》。根据相关部门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分类管理及内容进行了明确界定,形成环境噪声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持续加强交通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企业噪声等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监管。

五、辐射环境质量

2020年陇南市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经监测,白龙江陇南段水体、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体以及土壤、空气等自然环境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天然本底水平。

六、生态环境状况

按照《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对2019年度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全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为“良”。

除礼县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一般”外,其余8个县区均为“良”,两当县评价结果为全市第一位。与上一年相比,全市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

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陇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

(二)强力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现场调研整改工作,对问题整改提出明确要求;市整改办加强综合协调,及时交办、通报调度;市纪委监委将整改工作列为重点监督内容,强化监督问责,强有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

(三)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市委、市政府成立陇南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制定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方案及成效考核方案,加强工作调度,全面深入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四)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开通绿色通道,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及时完成新建铁路天水至陇南线先期站前项目等工程环评审批。持续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下放、简化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效率。

(五)持续保持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建立健全与公安、检察等部门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执法联动协作长效机制,与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组织市、县区执法人员交叉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守法经营,确保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严格落实,环保设施稳定运行。

(六)着力加强环境风险防控。编制《陇南市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陇南市特征污染物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建成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依托企业及社会组织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区域环境风险评估和陇南境内嘉陵江流域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工作,与甘南州、天水及四川广元、陕西汉中建立跨界环境执法、监测、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了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并组织开展市、县、企业等不同层级环境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主持人: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各位媒体的朋友提问。

1.甘肃日报记者:请问今年以来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全市水环境安全?

孙琛: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对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你提到的问题,也正是我们今年生态环境部门重点在抓的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全市上下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多举措强化水污染防治:

一是扎实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以“两江一水”干流及支流为重点,对冶炼、采选、造纸、酿造、制药、污水处理等重点行业企业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和河流沿岸排污口、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问题,以及超标超总量排放等环境违法问题。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水问题30个,已完成整改23个。

二是组织开展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回头看”工作,确保涉水源地问题得到全面彻底整治。

三是在总结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与经验的基础上,以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为目标,组织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信、自然资源、住建、水务、农业农村、林草等部门启动实施《陇南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稿,计划于年底前全面完成并正式印发。

四是起草了《陇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草案)》,目前已报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合法性审查后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进入地方立法程序。

五是开展河排污口排查摸底工作,完成了全市475个入河排污口(含雨排口)登记造册工作,并按区域、流域、类型、规模等进行了分类建档管理,为下一步分析溯源、综合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市“十四五”12个国考断面,考核目标均为Ⅱ类。今年6月份,12个国考断面综合评价结果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限值,达到考核目标要求,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比例为100%;“十四五”5个省考断面考核目标除石堡断面为Ⅲ类,其余均为Ⅱ类,水质均达标。

2.陇南发布记者:请问陇南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孙琛:

全省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我市紧密部署,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全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的实施方案》,组织14个市县联合工作检查组,重点围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修复治理、影响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4大类、12个方面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工作。

从3月上旬开始,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对有色金属冶炼、砂石料、养殖等行业企业项目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环境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生态环境问题358项,已完成整改325项,完成率90.8%。

下一步,我局将以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为契机,着力构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常态化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治,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聚焦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修复治理、影响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4个大类和12个方面,进一步靠实责任、明确任务,确保问题排查到位,整治到位。二是进一步加大排查整治力度,将辖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清理,切实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三是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适时组织“回头看”,严格查漏补缺,消除污染隐患,防止问题反弹。对正在整改的及时督查督办,确保按时完成问题整改。四是建章立制,把排查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务实管用、系统完整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旧问题不反弹,新问题不发生,促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常态化、制度化。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

各位媒体的朋友,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再一次感谢大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祝愿各位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