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吴志敏
图为禁毒民警通过仿真毒品模型展示讲解禁毒知识。
为增强全民禁毒意识,提升广大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连日来,新疆巴楚县公安局联合禁毒委各成员单位、禁毒志愿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深入开展多形式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社会携手抵制毒品,全力筑牢禁毒防线。
“小朋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毒品可能披着‘奶茶粉’‘跳跳糖’‘电子烟’等‘时尚’的外衣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掉入毒品陷阱。”在禁毒教育基地,禁毒民警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模式,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禁毒公开课”,现场向参观的师生详细讲解我国禁毒历史、虎门销烟的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同时通过禁毒知识讲解、仿真毒品模型展示和VR互动体验等环节,多形式、多角度向现场参观师生普及禁毒知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毒品给国家、民族和家庭带来的深重灾难。
巴楚县第六小学五年级四班学生洪绮阳说:“今天学到了很多禁毒知识,面对伪装成日常用品的新型毒品,我们要提高警惕,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饮料。”
“这些海报做得真好,一看就明白了毒品的危害,特别是这些真实案例,真让人触目惊心。”居民阿依古丽指着禁毒宣传海报说。
7月7日,巴楚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深入辖区居民小区、商业场所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毒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禁毒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氛围。海报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既有各类毒品的实物图片展示,便于居民直观认识毒品,也有吸毒危害的真实案例,警示居民远离毒品,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
阿依古丽表示,要把学到的禁毒知识传递给家里人,尤其是还在上学的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远离毒品的意识。
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5-07/11/content_9216733.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