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育人实践双赢
时间:2023-09-14 08:44:59来源:搜狐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在陕西佳县连续四年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和优势,将专家指导、科技引领、青年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输送到农业生产一线,搭建起科技支农“高架桥”,全方位打造新时代服务乡村振兴的“高校样本”。四年来,服务队累计派出5名专家、52名西农学子,服务时长达864余个小时,对接112余户村民。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赋能乡村传统产业发展、帮扶乡村教育振兴等方面着力,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取得实际成效,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农林青年的力量。

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育人实践双赢

一、提升站位,打造团队组织最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实践前培训、出征仪式等方式,将队员思 想认识统一到知识助力乡村振兴上来,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团队组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资源配置。

(一)资源整合,由“单一型”向“融合型”转变。实践团队由学院领导、专业教授、青年教师和辅导员带队指导,聚焦“羊产业”科学调查研究,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级联动团队,充分发挥资源、学科及专业优势,组建“思 想库”“智囊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助力与人才支持。

(二)长效联动,由“参与型”转向“服务型”转变。通过发挥高校农科教平台及专家人才优势,开展各类农业人才培训班、农民技能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田间地头”开讲等形式开展服务活动,选派师生开展暑期实践锻炼和实地指导。传播农业科技新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调研模式由“参与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目标聚焦,由“点状突破”向“链式贯通”转变。实践队与佳县农业农村局联合设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青年实践基地”,形成校地合作长效联动机制。此次实践团队先后与佳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佳县刘国具镇高盛驴场、佳县方塌镇瑞兴种羊场等单位交流座谈,充分交流绒山羊全产业链现状及存在问题,由“点状突破”向“链式贯通”转变,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二、知行合一,实践活动卓有成效

(一)

实践团队加强校内各资源的协作,打造多学科参与的创新联合体,将新技术与新应用实践到农业生产之中,帮助当地农民规范操作并提高技能。针对佳县羊产业技术薄弱,产量不高的问题,实践团队通过走农户、访企业、建课堂的形式,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实践团队依托实践基地为当地畜牧局负责同志、企业养殖骨干、羊养殖户开展针对性的培训42场次;走访企业,助推“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的发展模式,加强其在产业振兴中的引领作用;深入农户一线,累计为152农户开展羊品种改良方法等养殖技术的讲解普及;攻克羊疾病预防技术难题,帮助农户和企业降低布病检测成本20倍以上。

(二)

实践团队开展教育文化、科技助农、健康卫生等志愿服务集中派送到村民身边,为乡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家中举办“送温暖”活动。为贯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实践团队积极承担高校科普责任,以“理 论学习+动手实操”为授课方式,开展科普支教活动。乡村学生科学意识和求知欲得到激发,团队成员也在“教人”中“自教”,进一步培养“一懂两爱”的情怀。

(三)寻访红色资源,坚定青年理想信念

实践团队依托佳县周边红色资源,通过参观神泉堡革命纪念馆、红色文旅基地——东方红文化产业园等红色革命基地,查阅当地史地材料,深入探寻革命前辈的奋斗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制作“佳县红色地图”微视频、开展“理想信念公开课”宣讲、发起支部联学“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基地讲解视频带到课堂、党支部、团日活动,使实践成果受益面拓宽至全院学子。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宣传推介佳县地区人文自然、美食美景,并被陕西头条、西部网等媒体转载,提高当地知名度,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三、注重成果转化,汇

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教授等带领调研队前往佳县,与科技部科技扶贫佳县执行团团长、副县长徐辉对接,为助推佳县羊产业提质增效展开调研,开启了调研队为期四年的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的实践活动。

2021年,调研队通过研发成果转化、电商助农及技术帮扶等方式,助推“红枣饲料”相关企业扩大市场,调研队助力佳县羊产业链不断拓展。

2022年,调研队依托团队指导教师“陕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与当地政府合作,为实现陕北白绒山羊高效繁殖及种源潜力释放提供了技术保障。

2023年,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王小龙教授带领“本硕博”三级联动队伍,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将高效繁育技术、标准化饲养管理体系等配套技术应用于家庭农场,围绕佳县红枣羊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凝练产业振兴新模式。

如今,佳县现有多个高标准绒山羊养殖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以绒山羊产业为支柱的圪崂湾村还被陕西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了榆林市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零的突破!

四年来,实践团队积极开展实践成果的转化工作,成立调研小组,通过发放问卷、抽样调查、结构访谈等方式,深入走访调研佳县8村、4镇、5产业、2电商平台、1龙头企业,完成调研问卷500余份。撰写实践报告3篇、调研报告3篇、论文1篇,调研心得96篇,总计15620字,为当地相关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发展对策。实践成果汇编《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育人扶贫双赢》,真正实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团队也收到了来自实践地政府部门表扬信。

团队对外发布纪实新闻稿件462篇,阅读量和转发量达6.9万,其中单篇最高浏览量1.3万。其中,新闻稿件被中青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网站收录发布12篇;被西部网、陕西头条、陕西视窗等省市级官方媒体及校内媒体发布共计56篇。拍摄图片资料共计18320张,录累计拍摄视频186条,时长569分钟,对外发布成品视频53条,总计180分钟。(王钰晨 帖子航 张思宇)

https://life.china.com/2023-09/13/content_243329.html

编辑:萧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