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团结小学的师生们走进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历史寻根+科技探秘”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秉承“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核心理念,通过沉浸式科技探访,让科教兴国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
教师操作双臂协作机器人进行演示
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实验室里,双臂协作机器人精准流畅的操作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屏息凝神,目光紧随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机械工程学院的教师向孩子们系统讲解了运动控制算法的原理,并指导学生现场操作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让少年学子在实践互动中感受智能制造的精妙。
教师正在为学生们介绍内蒙古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
建筑学院内,由1968年机械厂铸造车间改造而成的建筑馆,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美学课堂。在这里,孩子们不仅领略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独特韵味,还在内蒙古传统建筑博物馆内,通过万部华严经塔、大召寺等古建模型,直观感受到了传统营造技艺的智慧与魅力。
地质展厅内,学生们正在观察萤石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展厅则化身为自然奥秘的探索空间:宝玉石鉴定台上,金刚石等各类宝石在灯光下流转生辉;地质剖面模型前,阴山矿脉的演化历程通过高精度岩芯扫描技术生动再现;绿色矿山虚拟仿真系统中,实时跳动的生态监测数据如同数字化哈达,讲述着科技创新守护北疆生态的动人故事……
宝玉石鉴赏教学工作室中,学生们正在观察人造钻石
研学之旅的收官之站设在科创大厦科技成果展厅,这里集中呈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建校70余载的科研硕果:微变监测雷达系统将塞外长风转化为可视化数据流;“捕风者”技术使风力发电机效率提升23%;动态损伤检测装置揭开机械设备的“生命体征”。产业处教师以“草原上的中国智造”为主题,为孩子们解析科技创新背后的家国情怀。
这场从自然到工业再到科技的研学之旅,通过“科技启蒙+文化传承”的双轨模式,为青少年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动能。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其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小学生的“校外教研室”,让科学精神在祖国北疆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华。在这里,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追求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展现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文/图 赵悟铭 刘晓宇)
https://news.cri.cn/n/20250326/59aa45ad-7957-7867-5076-13b8eda2e586.html
编辑:萧培 审编:陈莫楠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