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银川科技创新加速走向春天
时间:2020-10-14 10:22:16来源:银川晚报

近日,市委召开学习贯彻第十四届十次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就银川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对碳基、硅基等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定目标、提思路。

如何突破科技创新“瓶颈”,我市拿出了一揽子方案:搭平台、聚人才、活机制、谋未来……这些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创新的机遇和舞台,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汇聚于这片热土,用创新的思维和闪光的智慧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项目“牵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去年10月,银川市科技局依托“首都带首府”京银科技合作机制,对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专家团队,推动“规模化高品质石墨烯结构精确可控制备关键技术和生产系统高端装备”项目在我市望远工业园签约实施,落地全国首条3.0版石墨烯生产线,目前该生产线即将投入生产运行。

石墨烯是我市新材料等重点产业的原材料之一,可应用于改性正极材料、轴承润滑脂添加剂等方面,以往本地相关企业所用石墨烯原材料均需区外购买。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石墨烯产品的石墨烯薄片含量偏低,不能充分满足石墨烯本身的产业应用要求。“我局通过重大重点项目引领,推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石墨烯3.0版生产线在我市落地转化,生产高品质石墨烯材料的同时,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实现石墨烯材料‘功能定制’,能够为我市相关产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石墨烯材料,提升产品附加值。”银川市科技局副局长沙勐介绍。

新动能的注入,为我市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市科技局将持续以重大重点项目引领,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及知名央企合作,加快实施“电力量子通信网创新应用研究”“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推动一批前沿技术的布局和关键产业核心技术的转移转化,为银川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用好政策为企业创新添“动能”

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22条惠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普惠性的兑现方式可覆盖所有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不需要企业再进行立项竞争性评审,不再干预企业微观研发活动,有效引导和激发企业了自主创新活力。

“通过简化申报材料、优化申报流程,市级研发费用后补助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并且申报流程简便,研发费用归集完整的企业10分钟内即可完成申报,企业申报政策的积极性非常高。”银川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负责人王瑞智介绍。

据悉,2019年银川市共下达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4617万元,补助企业58家。2020年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市科技局提前半年启动研发费用后补助,共下达研发费用后补助6134万元,同比增长33%,补助规上企业91家,同比增长57%。

“银川建立了稳定支持创新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R&D经费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通过研发费用后补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真金白银补助,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沙勐介绍,2019年度全市R&D投入达到30.69亿元,增长15.4%,R&D投入强度(即占GDP的比重)达1.62%,较2018年增长0.12个百分点,是全国同期年均增幅的3倍多。

研发投入的增加,资金的集聚,为企业科技创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沙勐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切实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通过前引导后补助等政策奖补,创新券、“宁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支持,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全社会R&D投入进一步提高。

优化体制机制服务科技创新主体

3年前,宁夏易兴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还是一家生产聚丙烯功能母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面临着缺资金、缺人才、缺项目的困境,亟需突破发展“瓶颈”。2018年以来,市科技局通过建立“三员联动”等机制,为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

“市科技局从项目申报、创新平台的建立等多方面给与了企业很大帮助。”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企业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益逐年递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积极投入资金用于聚丙烯熔喷料、驻极母粒和口罩吸附层熔喷非织造布研发生产,支持国内和地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实现企业产值的逆势增长。

“以往,科技创新围绕分钱、分物、定项目来发展,如今则转移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沙勐介绍,目前我市积极从项目管理向推进产业创新转变,优化科技领域营商环境,推行科技审批管理“最多跑一次”,最新搭建的“凤城科技通”微信小程序已经于今年9月开始试运行,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企业登录这个小程序,就可以精准了解到自己所能享受的政策优惠,以及能申请的科技项目。”沙勐表示,接下来市科技局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两头紧中间松”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在中关村双创园、苏银产业园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加速汇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增强我市创新发展新动能。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