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把微型科学中心“搬来”科技周
时间:2023-05-25 08:08:38来源:科普时报

5月20日下午,距离北京市通州区绿心公园最近的停车场一直显示“车位已满”。保安张师傅一边指挥排队车辆去别处寻找车位,一边感慨:“今年科技周可真是热闹,来了这么多人,明天不值班我也得去看看。”这番话吸引着记者加快脚步直奔科技周现场一探究竟。

拉近孩子们和“土”的距离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地表基质层’吗?不知道呀,很正常,因为这是2020年刚刚‘出生’的一个新词,叔叔给你们讲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好不好?”

在自然资源部展区,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中心的工作人员周业泽正在绘声绘色地向参观的几位小学生科普地表基质。“我们的工作就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大家都知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之间的交互联系主要通过地表基质实现,这下你们知道地表基质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关键位置了吧?”

“地表基质层作为地球表面第一层,孕育和支撑着森林、草原、水等各类自然资源,可以说是孕育资源的资源。”周业泽表示,“但地表基质层也好,土壤也好,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都很遥远。趁着科技周活动,我们才有机会拉近孩子们和土的距离。明年科技周,我们争取带一些打钻取得的‘土芯’来,展示一些工作成果,丰富一下科普形式,吸引更多的孩子们。”

“调查地表基质,为什么还会用到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啊?”“洛阳铲不是考古和盗墓用的吗,你们调查地表基质为什么也用洛阳铲啊?”“这个地底下的‘穿针引线’是什么意思呀?”转眼间,周业泽被一群孩子团团围住……

“小周一直很忙活儿,我们这边一直有很多孩子问东问西,觉得新鲜。家长们也会问很多问题,很关心我国在自然资源领域的科技进展。”工作人员刘凡柏一边展示自己拍摄的参观者众多的照片,一边感慨,“这个活动真是好啊,我的孩子已经读大学了,真遗憾小时候没带他参加过科技周。”

在刘凡柏看来,科技周不仅给了科研人员一个展示工作成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到各行各业,有机会接触到各行业先进的科技,这样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于某个领域的兴趣,会在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颗种子。“所谓‘做三四月的事,七八月自有答案’。我觉得,举办科技周活动,就是对孩子们做了三四月播种的事情。只要触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热情,将来必有回响。”

把微型科学中心“搬来”科技周

“我又成功了!”循着一个孩子稚嫩开心的声音,记者走到北京市科协的展区。在“流动科技馆”展台,围着很多孩子,每人面前都有一个开放式的蓝色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展教具,有的写着“四T之谜,请把4个T摆在大小两个正方形内”,有的写着“三元正四面体,请使用三块相同形状的巧块组成一个正四面体”,还有“八仙过海”“梵天塔”……

刚刚呼喊成功的孩子是小学四年级的刘同学,他正在挑战“四T之谜”的第三种摆放方法。刘同学的爸爸一边耐心地看着他继续尝试,一边高兴地说:“我都没想到他一下成功摆放了两种方式,我自己试了一下,一种也没成功。”

这位家长告诉记者,虽然住在通州,但这是第一次带孩子参加科技周,“之前受疫情影响,出门不方便。今年来了一看,这么多互动性的项目,可把孩子高兴坏了。他平时喜欢动手做各种东西,前几天还看着科学书做污水净化设备的模型。今天体验了各种动手项目,既开阔了视野,也开动了脑筋。看孩子的劲头,我们以后每年都得来了。”

“这些展品都是适合组合,便于移动的,我们特意‘搬’到科技周,未来这些展品会跟随北京流动科技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乡镇,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体验。”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北京流动科技馆经过近4年的运营,整合汇聚了具象数学、抽象物理等一批优质科普资源,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强,可以引导青少年学习科学方法、培育科学思维,学会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实践。

除了流动科技馆,展区里人气最旺的就属《大先生》播放区域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津津有味地观看这个全国首档科学文化教育节目。节目邀请来自激波风洞、深空探测和古生物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的12位科学大家,以带领学生组成的“未来团”走进科研场景的方式,讲述大先生的科学故事,展示大先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

“奶奶,快来看。”一个小姑娘拉着奶奶的手,直奔“典赞时刻•2022首都科普活动”展板。“奶奶,这里有推荐优秀新媒体账号,您关注一下,省的爸爸老说您平时看的都是不靠谱的科普了。”

原来,北京市科协推选了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年度科普活动、科普团队、科普作品和科普公众号,并在展区公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既有“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知识分子”这种高大上的账号,也有“我不是白吃”“程氏针灸程凯”这些贴近百姓衣食住行的账号,满足大家不同的科普需求。“很多家长会在这里驻足、扫码关注,大家对科普的热情很高”。

http://www.kepu.gov.cn/www/article/2023kjhdz-bwzt/aaf36f6d81cc44ce958f6bea2dc9f8f5

编辑:萧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