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万物好奇丨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科普和科学是“双向奔赴”
时间:2024-01-25 08:37:04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 摄影 郝飞

人物名片

曹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坚持宇宙线研究多年,领衔在甘孜稻城建成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这是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同类型宇宙线观测站。

川观科普日启动仪式现场(左四为曹臻院士)

作为科学家,怎么看科普?科普的重要性在哪里?1月23日,万物好奇·川观科普日活动启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主任曹臻接受了四川在线记者专访。在他看来,科普和科学是“双向奔赴”的关系,科普是科学的延伸,能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记者:非常感谢您来参加川观科普日的启动仪式,特别想跟您聊聊,在您看来,什么是科普?

曹臻:

科普,就是科学普及。广袤的宇宙包含了无穷的奥秘,我们永远都在探索奥秘的征途之上,而科学本身的意义就在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和疆界。

科学研究最终的目标,是让人类享受科学、科技进步的好处。科学家做出科学成果,受众是社会公众,如果你做的深奥的东西,不能让大众听懂,不能变成公众的知识,你的科学研究的价值就大大损失了。

所以我认为,做科普和做科学同等重要,科普是科学工作的延伸,不能光自己懂,对公众、对身边的科技工作者,都需要科学普及,科学家所研究的成果,最终要变成大众所了解的知识,这个才是最终的目的。

就像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很长时间没有人懂,科学成果就一直沉睡,直到被科学家们了解,支撑了后面黑洞、暗物质等等更多成果的发现。这就是科学普及的作用,可以让科学成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它的价值。

记者:科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臻:

首先是对科学工作者本身,科普非常重要。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我们科学家也只是对自己研究的领域熟悉,但很多科学成果超出了了解范围。如果都去读科学论文,很多读不懂的,这时就需要去读科普文章,来实现科学研究的交叉和融合。

我平时就很喜欢读《自然》《环球科学》等科普杂志,比如我读到一篇科普文章,说新星会重复爆发,这篇文章让我对新星有了全面的认识。然后我们立马着手研究,将新星纳入了在甘孜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年度观测计划,今年有望出现重大成果。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科普对年轻人的启发性。我当初就是在上大学的时候,痴迷于科普杂志,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科普就是播种,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年轻人的心中生根发芽。8年前,我在四川大学讲课,有一位本科生对宇宙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路追随我读研究生、博士、博士后,现在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未来将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宇宙线科学家。

当然对普通公众来说,科普可以满足好奇心,可以丰富你的知识,让生活更有趣。

记者:您非常热衷做科普,只要有时间,就站在话筒前,今年又有哪些科普计划?

曹臻:

首先我会继续宣传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成果,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然后,会相对固定时间到大学和中学进行科普讲座,大概每个月一次。我希望科普的种子能够更多播种在年轻人的心中,也可以跟同行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记者:您参加川观科普日的活动,有些什么感受?

曹臻:

这个活动特别好,发挥权威媒体、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科技智库等的力量,一起打造“川观科普日”这个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嘉年华活动品牌,我认为这是科学普及领域的一件幸事。

现场的特斯拉线圈科学实验秀,让我印象深刻。我听到现场有很多小朋友发出“哇”的惊叹声,相信那种视觉冲击会让他们一辈子记得,这就是科学的魅力。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401/82453491.html

编辑:萧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