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地发钱鼓励就地过年,留人以诚也要留人以暖
时间:2022-01-14 10:13:26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岁末年终,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每到此时,都有无数在家乡外打拼的游子归心似箭。然而,当前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流行,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多地向生活在本地的居民强调“非必要不离开”,倡导、鼓励公众就地过年。

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行列中,不少城市为了让非本地户籍的民众在当地过个安心年、开心年,送出了多种形式的“就地过年大礼包”,其中多地直接派发现金或无门槛消费券。举例来说,宁波为对非宁波户籍员工给予专项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最高500元;杭州对春节期间留杭的非浙江户籍务工人员按每人600元标准发放电子消费券;截至目前为止出手最“阔”的合肥,直接向符合条件的非安徽省户籍员工发放1000元的“留肥红包”。这些真金白银的福利,直观体现了各地“留人过年”的诚意,也因此得到了舆论的认可与赞许。

将心比心,大家都明白:没多少人打心眼里喜欢就地过年。新春佳节阖家团圆,是亲情寄托,也是文化传统。与其说就地过年是一种个人选择,不如说这是普通人为疫情防控大局作出的牺牲与奉献。单从政策效用的角度出发,只有让自愿就地过年的人得到合理的补偿与奖励,倡导就地过年才不是一句空话。而在情理上,有关部门也理应让积极配合政策、暂舍“小家”以保“大家”的人感受到所居城市的“诚”与“暖”。

所谓“诚”,指的既是诚实,也是真诚。面对生活于斯、奋斗于斯的人民群众,政府要讲实在话、做实在事,把就地过年的政策目标、利害影响、与疫情防控大局的关系讲清,同时放低姿态,真诚呼吁公众与政府同舟共济,而不是动辄以“发号施令”的态度与群众沟通。在这件事上,公众最看重的就是政府的诚意与态度。

所谓“暖”,指的则是群众要在政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寒风之中,要让回不了老家的人也能感受到过年的温暖,政府必须采取措施,把温情脉脉的关怀送进人们的心坎。在这件事上,各地可以自行发挥创造力,以不同形式关怀就地过年者。但不论采用何种形式,这种关怀都应含有实质性的奖励与补偿,不能是空有热闹的“假把式”。在各种形式中,“发钱”听起来似乎有点俗,却无疑是最实在、最受离乡务工者欢迎的一种。#多地发钱鼓励就地过年#能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正说明对大多数劳动者而言,手里有钱花,心里才能暖。

从疫情首度流行至今,这已经是第三个各地普遍倡导就地过年的春节。全国人民无不盼望疫情尽快结束,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因此在就地过年这个问题上,难免表现出一定的疲态与厌倦。对于普通人的这种心态,政府要多多体谅,想方设法在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目标的基础上满足群众诉求、争取群众支持,而不能一味禁限,甚至搞“层层加码”和“一刀切”。

一直以来,国家提倡、鼓励就地过年遵循的都是自愿而非强制的原则。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全力做好2022年春运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科学精准做好分区分类出行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正如《北风与太阳》的寓言所揭示的:越是想以强力要求群众服从,效果便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用真诚和温情打动群众,才能更好地让人们理解政策、配合政策。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