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约定】
清晨八点,徐阿姨准时踏出家门,帆布包里装着血压计和登记表,这是她参与“文翁温暖行”志愿服务的第385个日子。在成都青羊区少城街道的文翁社区,徐阿姨与彭阿姨、范叔叔等15位低龄老人组成了志愿队,每天为社区内80岁以上的高龄邻居提供十分钟的探访服务,用温情编织着社区的和谐画卷。
【日常的关怀】
“李奶奶,今天您看起来精神焕发呢!”彭阿姨轻声问候的同时,吴阿姨正细心检查厨房的燃气阀。这支平均年龄72岁的志愿队伍,将十分钟的时间拆解成对老人的细致关怀:测量血压、观察精神状态、检查居所安全。谭阿姨的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着每位老人的需求,如“5栋周爷爷需要理发”“3栋王奶奶想念女儿”,而蒋阿姨的布包里则总是备着应急手电筒和联络卡,以备不时之需。
【冬至的温馨】
冬至时节,志愿者们历时三日筹备,精选上乘肉菜,细心清洗韭菜,亲手包制饺子。每一颗饺子都蕴含着深情厚谊,被精心分装入盒,每户老人收到了满载祝福的20颗饺子。这份温暖穿越了寒风,送达了50余户高龄老人的家中,为他们带去节日的喜悦与关怀。当这份心意被一一传递,老人们脸上洋溢出的笑容,是对志愿者们无私奉献最美好的回应。
【时光的印记】
社区档案室里,四个塑料盒内装满了手写记录,它们是时间的见证者。3月31日的最后一页上写着:“陪2栋陈爷爷听京剧唱片。”全年数十条记录中,李阿姨总爱在备注栏画上太阳笑脸,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唐阿姨则自创“需求速记法”,让23位老人及时得到了帮助。泛黄的纸页上,字迹从歪斜到工整,记录着岁月的温度与志愿者们的成长。
【双向的温暖】
“就是顺道看看老朋友。”徐阿姨轻描淡写地提及送体温计的事情,但台账里却藏着无数温暖的细节:蒋阿姨连续21天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报纸,谭阿姨用旧照片帮助痴呆老人重温往事。受助的老人们也在表格的空白处留下了真挚的叮嘱:“小吴别总弯腰量血压,要注意身体”“老范,你也要注意休息”,这些朴实的关怀在志愿者和受助老人之间悄然流动。
【十年的坚守】
暮色降临,彭阿姨将当日的记录归档。翻开某页,稚拙的笔迹映入眼帘:“谢谢蒋阿姨陪我聊天,今天很开心。”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十分钟片段,却拼凑成了365天的温暖图景。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细水长流的牵挂与守护。在文翁社区的楼宇窗格间,这群银发志愿者用他们的爱心与坚持,织就了一张温柔的网,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田。
编辑:何旭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