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县:党建引领风帆劲 乡村振兴正当时
时间:2022-11-03 08:56:52来源: 济宁新闻

从春夏到秋冬,在曲阜市各镇街村、产业帮扶项目建设现场、疫情防控一线,处处活跃着驻村党员干部为群众帮扶解难题的身影。

 

 

自驻村以来,曲阜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党建引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优先发展是重点,党员带头是关键。曲阜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利用合作社阵地,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我们按照‘党建+产业’工作思路,成立广源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细化传统的莲藕种植分工,延长产业链,推出精品藕段、即食藕片、藕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小雪街道白杨店村第一书记康首生说。

 

 

息陬镇三张曲第一书记曹强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将650亩村民土地全部流转到集体,种植蔬菜、水果、粮食作物。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入20万元,村民在每年每亩地获得1000元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每月约2000元的务工收入。

 

 

企业带动、先发优势更有后劲

 

 

选取周边优质企业,利用企业先发优势,融入村民资金及帮扶资金,着力形成“集体增收有抓手,企业发展有后劲”的良好局面。

 

 

书院街道韩家铺村工作队队长徐涛、防山镇南河套村第一书记孟国良,鼓励村民注资鑫军牧业公司,村民可以按50%的首付、3%的利率按揭买牛,鑫军牧业提供代养、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为实现韩家铺产业强村目标,我们工作队结合村庄经济发展实际,汇民力聚民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帮扶资金使用合力和效益,经充分调研,多方考察,确定在韩家铺实施标准化肉牛养殖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1万元。”徐涛说。

 

 

石门山镇河夹店、义衡庄村2支工作队立足该村高科技农业及养殖业相对发达优势,选定渔丰公司作为投资运营主体,投资340万元建设“工厂化现代渔业养殖”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

 

 

“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不仅给村里带来了项目和资金,更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乡村振兴,光靠我们不行,必须引入更多高素质人才,把外面的新事物、新理念带到村里。”村民们说。

 

 

整合资源、建强集体产业支撑

 

 

立足村情和产业发展实际,利用帮扶资金,整合发展资源,发挥自身“穿针引线”作用,强化集体产业支撑。时庄街道后杨村第一书记杨建军考察发现,“智能菇房食用菌种植项目”收益可观,但需要较高的投资、精细化的管理、畅通的销售渠道,一个村的资金、人才、场地都不能满足需求,于是联合村情类似的后吕家村、前杨庄第一书记徐松林、邵博,组建曲阜鑫众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形成经济共同体,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8万元。石门山镇第一书记服务队考察发现,本地大西庄电商基地、韦庄现代化水产养殖、石门山庄“红源文化”等资源相对孤立、利用率低,通过加强与镇党委、村支“两委”、主管部门、相关企业的磋商交流,全力促进产业项目融合。

 

 

多措并举,强化基础服务保障

 

 

保障农业生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农业项目和资金政策,是曲阜市驻村第一书记的又一工作重点。姚村镇颜家村第一书记颜科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全村3600亩农田入选,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种植收入约120万元,年节约水量75万m,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0万公斤。同时,成功争取“省级美丽乡村项目”资金100万元,美丽富强的村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王庄镇孟李村第一书记高健积极推进支部领办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4月以来,成功创建济宁市级示范社1家、曲阜市级示范社2家;争取农业项目3个,为农户节约资金17万余元。

 

 

“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也就是缩小地域差、城乡差,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曲阜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工作专班副主任周瑞鹏说,“党的二十大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与群众一块儿加油干,带领他们朝着美好生活往前奔。”

 

 

“推动乡村振兴,就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火车头’作用。下一步,曲阜市在乡村帮扶的道路上将以产业发展促乡村振兴为目标,积极构建‘产业强村、生态兴村、文化育村’乡村治理新格局,把党旗高扬在希望的田野上。”曲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唐爱军说。

 

 

乡村振兴始于心,齐心协力践于行。曲阜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基层当好乡村振兴“助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体”,不断丰富乡村产业链条,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