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深山之中,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宿村,它为游客提供了诗意的避暑生活,很多游客像候鸟迁徙一样在暑期重回它的怀抱。
盛夏七月,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镇、平均海拔1400多米的董家村,透体的清凉扑面而来。
“这里就像天然空调房,来了不想走……”来自湖北荆州的游客黄宝斌坐在董家河畔的民宿庭院中,一边品味着本地的富硒茶,一边欣赏着满眼的青山绿水。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镇董家村一景。(黄宇 摄)
半个月前,黄宝斌和10多名亲朋好友来到董家村,住进村民李祖喜家的民宿,开启一年一度的避暑之旅。从6年前开始,每年暑期,他都出现在董家村。
进入暑期不过十来天,董家村的民宿里,已经住进了不少远道而来的客人,李祖喜家甚至已经获得了2万多元收入。
过去,这座鄂西山村曾因交通闭塞而“深藏闺中”。近年来,随着宜都至来凤高速公路鹤峰东段的通车,藏于山间的村庄得以拨开帷幕,向外界展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夏季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全村呈丘陵地貌,山水相连,植被良好,风光秀美。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镇董家村的航拍图。(黄宇 摄)
全长50公里的董家河流过董家村,形成了“树在水中生,水在树中流”的美景,宛如一幅长轴水彩画,一栋栋民宿点缀其间。
夜幕低垂,董家河泛起粼粼金辉,风雨桥畔回荡着土家民歌,游客们围坐在露天庭院中,一边烧烤畅饮,一边欣赏民间戏剧演出,沉浸在满是松弛感的欢乐里。
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燕子镇董家村的傩戏演出。(龙炳洁 摄)
诗意的避暑生活让大多数游客成为“回头客”,并带动更多人来到董家村。“游客量三年翻了两番,去年全村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今年暑期全村15家民宿预订率已经超过90%。”董家村党总支书记陈云告诉记者。
守护绿水青山,董家村推动全域有机种植,杜绝使用除草剂……纯天然的蔬菜、蜂蜜、腊肉等土特产成了游客必购伴手礼。
呼吸山里的新鲜空气,吃农户自己种的菜,唱唱歌、跳跳舞、钓钓鱼、散散步……在黄宝斌看来,他喜欢董家村,不只因为这里凉快,更因为这里提供了他想要的那种生活——原生态、乡土味儿、慢节奏,这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诗与远方”。
“我们正探索‘民宿+亲子研学’‘民宿+乡土文化’等新模式,联动屏山峡谷、五龙山等景区,打造武陵山避暑旅游走廊。同时加快建设高端避暑康养度假区、芹草坪滑雪场,让‘清凉经济’与‘冰雪经济’无缝衔接,既能在盛夏避暑康养,又能在寒冬体验雪道飞驰,四季皆可游。”陈云满怀憧憬地说。(记者熊翔鹤、张阳)
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50712/e7c2349bc012491f82928b594dc85c10/c.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