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安:制种有“稻”忙丰收
时间:2025-08-19 08:47:0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三明8月18日电 (黄中泉 黄伟康)近日,在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镇岭后片区的杂交水稻制种田里,杂交水稻制种迎来丰收季。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轰鸣声此起彼伏,奏响丰收的乐章。

大湖镇杂交水稻制种迎来丰收季。黄伟康摄

“自引进水稻制种项目后,每亩平均能多赚1000多元。”大湖镇李坊村农户陈永成兴奋地说,“不仅收入达到普通水稻种植的两倍,而且从收割到烘干用不了半天,极大减少了稻种的损耗。”

杂交水稻制种是大湖镇强村富民的产业。今年,大湖镇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000亩,占永安市制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早稻制种300多亩,烟后稻制种700多亩,预计亩均产量超400斤,让粮农们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大湖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创新模式,倾力为粮农们提供全方位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和代烘干服务。稻谷从收割装车到进厂烘干,一气呵成。机械化、标准化的烘干流程将种子含水率稳定控制在安全储存区间,确保种子产量和质量“双稳定”,从源头上夯实了粮食安全的基础。

“以前收割后,还要在太阳下晒干,遇到阴雨天就麻烦了。现在有了代烘干服务,稻谷收割后直接运到烘干厂,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种子质量。”陈君章感慨道。

近年来,大湖镇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水稻制种规模。通过科学安排“耕、种、收、防、管”全流程,采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结合,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如今,大湖镇的制种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金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完)

http://www.chinanews.com.cn/sh/2025/08-18/10466646.s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