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应急管理部:全面彻底排查!
时间:2024-02-29 08:25:44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2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全国两会期间安全防范重点工作。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解决应急管理领域高质量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大力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着力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

会议指出,要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严格矿山、化工等高危企业复工复产程序和标准,认真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强化动火、检修维修等特殊作业管理。

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动监管力量下沉一线,强化明查暗访、警示曝光。

要有力防控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发动各方力量,扎实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重大隐患动态清零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加强野外火源管控力度,进村入户开展防火宣传,筑牢森林草原防火人民防线。进一步加强火点监测预警,推动指挥、力量和装备“三靠前”,发生火情坚决打早打小打了。同时,持续抓好防震减灾和雨雪冰冻、凌汛、沙尘暴等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01

电动车起火后

浓烟蔓延有多快?

冬季、高层、电动自行车这几个风险因素是叠加的。比如高层建筑,因为建筑里面住的人多、户数多,它本身的火灾荷载就比较大,火灾容易蔓延。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逃生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楼层高区位置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车从外部救援也比较困难。基本上要采取内部救火的这种方式,比如说内部铺设水带,或者利用楼道固定的消防设施进行救火,相对来说比一些单、多层建筑要困难的多。

其次,电动自行车着火是一个类似“爆燃”的状态,它的爆燃状态可以瞬间产生大量热量和火焰,极易把周边所有的可燃物都引燃,而且极易蔓延扩大,发生的速度也比较快。

再一个就是冬天,冬天相对来说比夏季要干燥一些,火灾的蔓延速度也快。而且因为寒冷,大家的门窗基本都是紧闭的,如果发生火灾,大量的烟气和热量聚集在房间里边很难消散。这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火灾扑救难度大,并较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事故。

02

电动车“上楼”

最高可处罚10000元

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90%的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

早在2021年8月1日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正式实施

其中对于高层建筑的电动车自行车管理

也有明确规定:

第三十七条 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鼓励在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和充电的场所。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电动自行车存放、充电场所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

第四十七条 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03

“三类场所”

具体包括哪些场所?

“九小场所”包括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医疗机构、小商店、小餐饮、小旅店、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

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包括集餐饮、住宿、娱乐、商业、仓储、文化、体育、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场所,分租、转租形成生产、储存多种功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寄宿制中小学、养老院、儿童福利院、旅游场所等场所。

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我苏特稿 中国消防 海安发布

原标题:《应急管理部:全面彻底排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98302

编辑:萧培  审编:AD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