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济南市广大志愿者高温酷暑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时间:2020-08-25 11:46:18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爱涌泉城 公益平台】阳光很烈 你们很美 济南市广大志愿者高温酷暑下“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章丘“方桌会+流动文明岗”赋能聚力文明城市创建。

连日来,济南气温持续攀升,市气象台也发布多个高温红色预警。在高温下,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不惧酷暑,劝导交通、收捡垃圾、景点向导……无论是小区楼道、公园广场,还是背街小巷,总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热心、热情为他人服务——他们就是高温下坚守一线的志愿者。骄阳下,他们顶高温、战酷暑,用滴滴汗水传递着文明。

八月的济南,一支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一个个志愿者活跃在一线,他们把帮扶对象当亲人,他们把文明城市创建记心头,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扶贫助困、夏日送清凉等志愿服务活动。

在近两周的时间里,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群奋战在高温酷暑下可爱的志愿者。

烈日下,他们启动线上爱心“云课堂”,致敬城市“美容师”

“我们齐鲁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大学生志愿者们组织了云课堂公益活动,想向在酷暑下为城市作贡献的环卫工人致敬!用大学生志愿者的特长,给环卫工人的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让他们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齐鲁工业大学食品学院苏娟老师告诉记者,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均已加入齐鲁志愿者团队,都想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利用暑假时间,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了一个暑期云课堂志愿者团队,想在暑假为环卫工人的子女辅导功课,用自己的特长献爱心、致敬城市美容师。

食品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史雯佳告诉记者,为了给广大市民打造“美丽泉城”,美化城市,很多环卫工人无私奉献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装扮最美泉城。“现在正是三伏天,顶着烈日,环卫工人们早出晚归,每天都坚守岗位,打扫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让济南变得更加整洁美丽。每当看到这些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在街道上忙碌着,我的内心就会充满感动,我也想为这些城市‘美容师’做一些事情,让他们的孩子能够感到快乐!”她告诉记者,自己擅长吉他、绘画、日语,可以为环卫工人的孩子们开展云课堂公益活动,提供免费课业辅导。

和史雯佳一样富有爱心的大学生志愿者还真不少!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大学生志愿者侯雨萱擅长绘画;李俊文擅长尤克里里演奏;徐嘉慧擅长作文辅导;吴冰清擅长语文课业辅导;魏振来擅长数学辅导;吴辰云擅长英语课业辅导;田诗蕊擅长舞蹈;王安池和李文龙擅长吉他演奏;刘冲擅长数学、物理课业辅导;关寒柏擅长演讲、主持……

苏娟老师介绍道,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成员都非常乐意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战酷暑的一线环卫工人子女提供线上课业辅导,让他们的孩子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丰富的精神食粮,快快乐乐度暑假,也能够为辛辛苦苦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

烈日下,他们用一场场“方桌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添彩

“这次赶集收获大,既装满了购物袋,也装满了脑袋。咱老百姓从生活小事做起,努力做个文明市民,也能为济南文明城市创建出把力!”李大爷高兴地说。

不久前,章丘区枣园街道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方桌会”政策宣讲赶大集活动。

冒着酷暑,志愿者们把方桌会开到枣园大集上,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与前来赶集的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把《市民文明公约》、《民法典》、《工会法》、健康家庭、全民阅读、出彩人家、清洁燃煤、反邪教、反诈骗等“文明大餐”摆上方桌,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拉呱,用土话、土语讲解政策,拉家常理、说文明事,使大家尽享文明城市的“饕餮盛宴”。

一把把贴心椅、一杯杯降温茶、一句句“您请坐”,一下子拉近了志愿者与群众的距离。赶集劳累的居民们在坐下临时歇歇脚的同时,也耐心地听一听乡土浓郁的“开讲啦”。

章丘区“蒲公英”百姓宣讲团成员仇环环携带智能机器人“章小宣”融入“方桌会”,灵动可爱的声音让党的新思想、新理念浸润到百姓心田。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把“今日说法”带到群众身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一个个身边的真实案例,引起大家的兴趣,居民纷纷进行咨询,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您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民文明公约吗?”“平时多看书、勤锻炼,讲文明、讲卫生,把家里家外打扫干净,遵守公共秩序,咱枣园会越来越好!”流动文明岗的志愿者走入人群,耐心地为过往居民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老爱亲、志愿服务、诚信友善、关爱未成年人等公益知识,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烈日下,他们走进花椒园,用志愿服务为贫困户解决难题

眼下正是花椒采摘的季节,田间地头花椒飘香。但是莱芜区安子湾村种植花椒的贫困户毛维林却高兴不起来,由于因残疾干不了活,劳动力不足,几亩的花椒采摘成为难题。

虽然家中非常贫困,但毛维林不等不靠,栽种了几亩青花椒,全家仅靠他种植农产品维持生活。如今已到花椒成熟期,如不及时采摘,将会影响一年的家庭收入。

了解到这一情况,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鹏泉中心党支部全体人员驱车40多公里,一大早来到毛维林的花椒园里帮忙采摘花椒。看着采摘的一桶桶花椒,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冒着酷暑,手刺破了,但是能够帮助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大家感到很有意义,喜悦感、成就感洋溢在每个党员的脸上。

安子湾村送爱心,志愿服务暖人心。党员志愿者们来到田间地头、走进群众身边,接地气、有实效,让党旗在工作一线高高飘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

烈日下,他们用环保公益见证泉城发展,“了解城市,体验公益,传播公益”

“去座城,去做成”,公益创变的“城市创变者2.0”活动今年在济南、深圳和成都三个城市同时开展。8月22日处暑,暑热渐颓,晴空如洗,“城市创变者2.0”济南站之黑虎泉无痕生态微旅行体验,在城市中心开启了第三站活动,这也是无痕中国在黑虎泉连续第282周举办的环保公益活动。

来自上海、武汉、广州、澳门科技大学等地的城市体验官们和共青团济南市委“绿色城市,青年力量”志愿者们、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级2班部分同学及家长一起,体验中国好公益平台的优质公益项目,从黑虎泉景区开始,了解泉城历史,学习生态知识,探索泉城文化,倾听老济南故事,践行公民社会责任,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上午9点,解放阁下。

无痕中国栗子老师为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和体验者们进行了活动宣讲,分发课程材料和垃圾夹后,大家拾级而下进入黑虎泉景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步道边一块不起眼的石碑《答客问》。在这里,大麦老师为大家讲述山东诗坛和书法界两位巨擘的故事,时代巨浪中,斯人皆已逝,他们只把作品默默烙在城市中心。

在“泉水茶馆”小品前,大家从时空多个维度来欣赏泉水文化、城市建筑和时代生活细节,体验官们用涂鸦填色、孩子般的快乐方式来感受时尚印记。

“黑虎泉”石碑是谁、什么时候撰写的,“黑虎啸月”碑刻和作者有什么来历,“虎泉阁”的题写者和环城公园有什么联系……无痕老师一一解说着每段泉水故事。

在现场,每一名体验官们手中,除了无痕微旅行手册,还多了一个垃圾夹,大家按照无痕环境教育的要求感受环境知识、技能、价值观,参与无痕行动。大家沿途清理步道垃圾,为济南的文明和美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活动结束后,城市体验官们也写下了自己的祝福与期待。体验官“大树”写下“让更多的人,用‘无痕’的方式体验中国”一行字;“河豚”写道:“无痕中国,要把公益形式和无痕课堂推向全世界。”体验官“敬敬”期待无痕中国会有覆盖全年龄段的无痕教育课程。而体验官“大水”则希望无痕行动能让更多公众参与进来!

让中国的青年人关注公益、体验城市、提出问题、参与创变;让中国最富有创新和实效的公益项目展示给公众;同时用年轻人的创意和视角与项目方,共创公益传播故事,也让更多人看到公益组织平时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正在做的公益项目是什么。“了解城市,体验公益,传播公益”——这就是“城市创变者2.0”活动。

截至2020年8月22日,黑虎泉无痕环境公益课堂已风雨无阻地连续举办283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累计举办无痕环境行动1035场,合计人数87645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823小时,影响了数百万市民和游客。

有一种精神叫做“烈日下的坚守”

火热的八月,比天气更“火热”的是那些出现在街头巷尾的志愿者们。在采访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位志愿者,都向我们透露着他们质朴而又简单的初衷:“成为一名志愿者,没有什么宏大的想法,只是想要用志愿服务温暖自己,同时带给身边的人以快乐。”

“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程,那奋斗就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在最美好的季节里,很多事情可能不期而至,我们无法选择它何时开始,但是我们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结果,为自己乃至他人平添笑容,让火一样的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光芒。志愿服务的参与程度,彰显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千千万万志愿者,展现着泉城济南的文明形象。志愿者们身体力行,让爱心在行动中播撒,让正能量在传播中延续,吸引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志愿者就像天空中璀璨闪耀的星星,作为其中一颗,我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在采访中,志愿者对记者分享了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真切感受。不论是志愿服务还是公益,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就能够让人们享受到一份快乐,一份幸福感,一份无法替代的珍贵。忙碌在济南各个角落的志愿者们,以点点微光汇集成文明城市的万丈光芒。志愿服务这种柔软的力量看似微弱,却犹如一个火把,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相信,一旦爱与良善的力量汇聚起来,就具有让生活更加美好的强大力量。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