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8大常见误区
在艾滋病防治的道路上,常有不实传言甚嚣尘上。这些传言似是而非,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必须引起重视。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指出,将艾滋病病毒(HIV)在传播途径、预防手段、治疗生存等方面的科学真相呈现出来。
误区一:
共用泳池或马桶会感染HIV
真相:
HIV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仅有,都需要通过特定体液交换(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实现传播。共用泳池、马桶不会发生体液交换,所以不会感染HIV。
误区二:献血会感染HIV
真相:
我国采血机构使用的采血器具均为一次性无菌产品,用后即按规定销毁,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所以,规范献血不会感染HIV。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献血不仅安全,还是传递爱心、拯救生命的高尚之举。
误区三:
女性感染HIV风险比男性低
真相:
女性生殖道黏膜面积大,性行为过程中易受摩擦损伤,这给HIV提供了可乘之机。并且,一些处于弱势方的女性对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缺乏自主权,进一步加大了感染风险。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女性面临的风险更高。
误区四:
可以打疫苗预防感染HIV
真相:
虽然全球范围内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发艾滋病疫苗,但截至目前,尚无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问世。(如多性伴、卖淫嫖娼、吸毒等)、(正确使用安全套等)才是
误区五:
感染HIV等于患上艾滋病
真相:
人体感染HIV后,通常要经历数年无症状的潜伏期。期间感染者可能外表健康,但健康损害已经悄然发生。待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时,即已进入艾滋病期。
所以,并非一感染HIV就患上艾滋病。
实际生活中,有的人由于潜伏期无症状,未能主动接受HIV检测,直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才发现已进入艾滋病期。因此,
误区六:
HIV感染者的寿命都很短
真相:
HIV感染者及时、规范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体内病毒载量,保护免疫系统,从而维持长期的健康状态。许多HIV感染者在规范治疗下,能够正常生活、工作,享受与普通人差不多的生命长度。
误区七:
HIV感染者不能进行外科手术
真相:
经过医院的综合评估,HIV感染者在病情稳定、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外科手术。现代医疗技术成熟,防护措施完备,医院会针对HIV感染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误区八:
HIV感染者不能结婚或保持亲密关系
真相:
HIV感染者有权利追求正常的亲密关系和婚姻。在双方充分了解感染状态、知情同意且自愿的基础上,HIV感染者可通过及早规范治疗降低体内病毒载量,同时在亲密关系中采取安全套防护措施,可极大减少伴侣间的传播风险,共塑美好的家庭生活。
了解真相、认清谣言、科学对待。从每个人做起,让我们为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创造良好氛围!/健康科普
作者:艾防中心 周楚、徐杰、徐鹏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US6VP9V051496J4.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