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园林博物馆与美国橡泉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年度重磅展览“东方有嘉木——中国植物的力量”,正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二号主题展厅展出。展览首次系统梳理并呈现中国植物如何跨越山海,深刻影响世界植物学、园艺与园林景观发展历程,展现中国作为“世界园林之母”的深厚底蕴与全球贡献。
“东方有嘉木——中国植物的力量”展览入口
展览核心亮点:珍品荟萃与文明对话
本次展览以全球视野为核心,聚焦18世纪中西方植物文化交流的关键时期。精心策划三大篇章——“植物引力”“东卉西渐”“共生互鉴”,构建了一部以草木为媒介的文明交流史。
本次展览中《盎格鲁——中国花园》系列铜版画首次亮相国内,这部18世纪欧洲园林史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铜版画巨著,由法国著名版画家乔治・路易・拉・鲁兹创作,是欧洲对中国园林艺术独特诠释的巅峰之作,直观展现了“中国风”对欧洲园林美学的深刻塑造,是本次展览不容错过的视觉盛宴。
展览大规模集中呈现来自美国橡泉图书馆的镇馆之宝——18世纪英国商人约翰·布莱德比·布莱克,与其中国助手黄遏东合作的原始植物写生图册与手稿档案。这些跨越重洋而来的珍贵文献,科学记录了250年前中国南方的植物风貌,生动揭示了中西方学者在植物认知、利用及运输技术上的开创性合作与思想碰撞,是中西植物学交流史无前例的第一手实证。
“东方有嘉木——中国植物的力量”展览局部。
此外,展览中还展出了大量精美展品与珍稀古籍,有力论证中国植物资源的全球价值。银杏、玉兰、月季、山茶、黄皮、柿子等中国原生植物传入西方,极大丰富了世界园林物种多样性,成为西方园林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植物的引种需求直接刺激了西方温室技术革新、植物分类学进步及彻底改变活体植物运输命运的发明(沃德箱);中国古籍则为西方植物学提供了重要知识来源;中国植物纹饰与园林意象深刻影响了欧洲的装饰艺术、绘画风格乃至园林设计理念,催生了席卷欧洲的“中国风”(Chinoiserie)。
展览延伸至现当代,展示曾孝濂先生绘制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及设计的《鸟语花香》邮票,以及艺术家以枫叶、蝴蝶兰等为灵感创作的现代艺术作品,体现科学与艺术在植物主题上的深度融合。
创新设计与丰富研学:打造多元互动体验
区别于传统静态展览,本次展陈设计强调互动性,专为青少年及中西方文化交流、植物文化爱好者打造丰富体验。
游客将通过测试匹配专属灵魂植物,在沉浸光影中与虚拟植物共舞合影,获取专属AI植物图腾;翻转特制古籍书籍,瞬间“穿越”至18世纪英式园林实景,解锁中西方园林艺术碰撞的视觉奇观;复刻布莱克手稿的粤语植物图鉴互动翻板,触摸东西方植物认知交融的历史温度;40倍显微镜头直击植物细胞构造,配合五色土标本矩阵,揭示中国地貌孕育生物多样性的奥秘;站在特制甲板上,环绕立体风暴声光电,亲历珍稀植物跨洋运输的生死挑战,感受沃德箱技术拯救物种的震撼历程……以历史文献场景化再现文明对话,用生物科技可视化解码生命密码,借人格化交互深化情感联结。每个体验单元既是科学课堂,更是跨越时空的奇幻剧场,等待观众书写属于自己的植物文明史诗。
中国国家园林博物馆结合展览推出多项植物主题研学活动。
结合展览,园博馆推出多项植物主题研学活动。“园中草木深——中国园林植物智慧探索”大咖系列讲座,让观众能与专家面对面深入探讨植物奥秘。精心策划四大主题亲子研学工坊:“植悟园境・植物探索”开展季节性植物手作活动;“笔底烟霞・博物绘园”科学观察中园林植物与建筑,学习艺术绘画技巧;“神奇植物・自然疗愈”带来全家沉浸式森林五感体验,开启植物疗愈的魔幻之旅;更有首次开放的“夜探”系列神秘课程,“月下寻芳・夜探植物”一同追寻古人夜赏花木的雅趣;“星河入画・诗意园林”创作专属星空园林画作并探索夜空奥秘。更多精彩互动活动也将陆续在展期内推出,将为不同群体带来深度参与的独特体验。
此次展览汇集馆藏珍品,涵盖古籍、瓷器、漆器、绘画、手稿、视频等多元类型,构建全景式叙事;通过精心策划,生动展现中国植物如何滋养全球文明,以及中国智慧对世界科技、艺术、园艺的深远贡献,讲好中国故事。
恋恋植物,传唱千古。“东方有嘉木”展览不仅是一场植物与艺术的盛宴,更是一部以根茎、叶片、花朵、果实和种子写就的文明交流史诗。(中国园林博物馆供稿)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8/04/content_380116.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