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
时间:2025-09-09 08:32:30来源:中国科普网

科普时报记者张英贤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朱镕宽深入浅出地解读嫦娥六号应对月球极端温差的技术创新;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学生史乾佑结合空水两用救援无人机的实际应用;沉浸式奇幻科学剧《南极磷虾求生记》通过魔术师的视角让大家增进了对南极磷虾的了解,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

9月5日上午,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启动式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这一主题,通过故事化叙事、科技化呈现、场景化体验等多元融合手段,正式宣告北京市科普从“一日聚焦”的集中性、短期性宣传模式,迈入“全月深耕”的常态化、延续性服务新阶段,为首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注入全新动能。

北京市科协主席李静海院士,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孙宝国、孙丽丽、姜培学、彭寿四位院士以及市科协常委徐兵河院士;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任海宏,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丁勇、常务副主席李昕,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伍建民等参与此次会议。

2025年具有特殊意义——既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初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此双重关键节点下,北京市以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为重要抓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科普政策,致力于推动科普工作向法治化、常态化、社会化转变。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通过整合全市优质科普资源,构建起覆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全月科普矩阵”,精准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针对性破解以往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碎片化传播”“短期化效应”等难题,切实打通科普服务直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筑牢公民科学素质根基。

北京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启动式的成功举办,为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北京市以“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为目标,持续优化活动服务质量、扩大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确保全国科普月活动不仅“有声势”,更“有实效”。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推动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科学普及成为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为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首都贡献科普力量。

此外,活动现场正式发布《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全景指南》。指南以“一图读懂”的直观形式,系统展示科普报告、科技展览、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信息,为公众参与科普月活动提供清晰指引。同时,AI科普特派员“小科”上线,引领观众“云探访”科研机构、社区科普站点、大学科普实验室等场景,提前激活全城联动的科普热情,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普的吸引力。活动主题曲《京彩科普》同步首发。

整个9月,北京市将联动16区及经开区和多方资源,精心策划推出北京科学嘉年华、科技助老、京津冀科普阅读推广、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等30余项重点活动,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惠及更多人群。(图片由北京市科协提供)

http://www.kepu.gov.cn/news/2025-09/08/content_396935.html

编辑:萧培  审编:益申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