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成艾滋感染者未被发现 防艾任重道远
时间:2021-09-26 11:39:28来源:网络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今年1月-8月艾滋病新发病例34401例,死亡8817例。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仍有32.1%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些隐蔽的感染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一直处在进展状态,预后令人担心;同时,这些未知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继续传播给更多的人。”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天俊说。(11月29日《新京报》)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有关方面及时掌握艾滋病感染者信息,让艾滋病感染者得到及时救治与悉心关爱,无疑十分重要。这既是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增加他们的生存机会,也是保护其他健康人群的需要。

然而,从防艾专家提供的信息来看,超过三成的艾滋感染者隐匿社会,无疑是一个令人后怕的数据。当然,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因为还有一些艾滋感染者并没有进入这个数据。在我看来,一些艾滋感染者之所以未被发现,一方面缘于他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不了解,不主动寻求或不愿接受检测;另一方面也与社会歧视心态有关,以至于他们不愿意做HIV抗体检测。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即便知道自己的病情,为了回避世俗的眼光也故意隐身社会,保持原有生活状态。而社会对此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势必造成健康安全隐患。

虽说经过多年的“红丝带”宣传教育,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慌心理有所放松、不再谈“艾”色变,但是世俗的眼光远远不能够坦然接受艾滋病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中国的协调员伯恩哈德博士曾提出,“几乎有一半的中国人不会与艾滋病患者同餐,还有四分之一的人不愿与他们握手。”艾滋病人的生活环境仍显逼仄。比如,广西六岁艾滋孤儿阿龙因遭家长联名抗议无法入学,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为艾滋孤儿单独设立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尽管没有证据表明艾滋孩子会把疾病传染给身边的老师与同学,但是社会仍很难接受艾滋病感染者。

不仅普通百姓歧视艾滋病人,医务工作者与政府官员、教师这些应该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人群也歧视艾滋病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介绍,去年世界艾滋病日出台的一份有关中国艾滋病歧视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知晓感染者的身份后,四分之一的医务工作者、超过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员和教师持负面和歧视态度。有的医院干脆拒绝救治艾滋患者。曾有报道说,天津肺癌患者小峰(化名)在求医时屡次遭拒。在转入第三所医院时,小峰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最终手术顺利进行。尽管有网友斥责小峰隐瞒病情,但是,艾滋患者饱受歧视,医院如此“谈艾色变”有悖于救死扶伤精神,也亵渎了艾滋患者的权利与尊严。小峰靠隐瞒病情完成了手术,这种做法很荒唐,但是除了隐瞒病情,求医无门的艾滋患者又该怎么办呢?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官员曾提醒中国,确保医疗卫生专业服务人员获得培训、减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和侮辱、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水平、满足感染者医疗服务需要。从医院拒绝艾滋患者的冰冷现实来看,听取这样的建议,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无疑很有必要。

因此,超过三成艾滋感染者未被发现,不仅是患者的错。为了维护艾滋患者的权利,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一方面要完善防艾机制,制定严密的防范预案,减少新增艾滋病感染案例。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有关艾滋病常识宣传教育,消除公众的偏见与恐慌心理,特别是医务人员、公务员、教师等群体要带头给艾滋患者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和生活环境,让艾滋患者获得应有的生活、治疗权利。为防止医院之间推诿扯皮,政府可考虑安排专门医院收治艾滋患者。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改变对艾滋患者的歧视心态,让艾滋患者普遍感受到社会关爱。重新鼓起积极生活的勇气,回归正常的治疗轨道和生活轨道,才能真正让防艾抗艾工作取得新突破。

济宁新闻客户端下载

手机济宁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仅出于向公众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公司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jnxww@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编辑: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网”(域名CHINAGONGYI.COM.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网CHINAGONGYI.COM.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chinaqnlm@vip.qq.com